第88章

    建文三年,正月辛酉朔,依洪武年定下的规矩,建文帝告天地宗庙,御奉天殿受朝贺。

    辛未,大祀天地于南郊。

    丁丑,享太庙,告东昌捷。

    跪在太-祖高皇帝神位前,建文帝泪流满面,皇帝这工作当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

    从登基到现在,好事没有,闹心事一大堆,根本没过几天舒心日子。

    削藩不利,燕王造反,朝中大臣整日闹腾,一团乌烟瘴气。耿炳文,李景隆,平安,郭英,吴杰,俞通渊……一个个将领带着希望出征,送回的只有战败的消息。

    燕王武力值爆表,又有大风这个作弊器,每每挥出一套组合拳都能把建文帝揍趴下。

    在燕王面前,建文帝的细胳膊细腿根本不够看,皇帝的尊严被燕王踩在脚底下狠狠碾压。

    想到几百个憋屈的日子,建文帝越哭越伤心,控制不住的向洪武帝告状,朱棣太不厚道,用拳头揍人不算,还妄图控制舆论。

    自己小心谨慎二十多年,积攒个仁厚的名声容易吗?那个不良中年先举着靖难大旗造反,想法设法的抹黑自己。又两次放粮,被百姓颂扬仁慈。更可气的是,那些粮食压根不是他的,是从自己手里抢的!

    有没有这么无耻,这么欺负人的?

    刚登基的时候,还有两个番邦派使臣朝贺,虽比不上洪武年间,到底也是个安慰。

    结果燕王一造反,连个影子都见不着。蕞尔小邦也敢藐视天家尊严,胆敢不按规矩办事,连派遣使臣解释一下都没有,朱允炆心中的愤怒和憋闷简直是无法形容。

    陪同祭祀的宗室和众臣,见皇帝哭得如此伤心,完全误会了他哭泣的内容,还以为是触景伤情,怀念太-祖高皇帝,难免感叹,皇帝果真是仁厚纯孝之人啊!

    翰林学士方孝孺当即决定撰文一篇,好好赞扬一下皇帝的纯孝。顺便再写一篇檄文,揭露一下燕王的丑恶本质。

    两篇文章一起书就,一起传檄天下,定教世人看清朱棣的真面目。

    什么仁慈的藩王,奉高皇帝命靖难,朱棣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造反者,为了一己之私掀起兵祸的乱臣贼子!

    方孝孺咬牙切齿,心中已然有了腹稿。

    神位前,向洪武帝声讨过朱棣的种种不法,种种无耻之后,建文帝哭声一转,开始祭告东昌大捷。

    东昌之战让建文帝看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燕王不是无法战胜的,就算自己被他揍得鼻青脸肿,只要找对帮手,还是有能力反败为胜的。

    拳头不行,那就用脚踹。

    踹也不成,直接拍板砖。

    有了东昌大捷,建文帝相信,胜利终将属于自己!

    想到能将一直藐视自己,动不动就给自己几巴掌的叔叔狠狠拍死,朱允炆更是泪如雨下。

    太激动了。

    这样美好龗的场景到底何时才能到来?

    高皇帝在天有灵,是否能给个指点?

    如果朱元璋真的在天有灵,会对此作何感想?只有他老人家自己知龗道。

    建文帝在洪武帝神位前大哭特哭时,燕王也没闲着。

    过年归过年,造反归造反。过年不妨碍打仗,也不妨碍他找南军的麻烦。

    占据真定的平安最先被盯上。

    自己的地盘上驻扎朝廷军队?坚决不行!

    朱棣召集谋士和将领,咬牙道:“必须给这小子一点颜色看看!”

    建文帝御奉天殿受百官朝贺时,燕王派杨铎郑亨领兵攻下了威县。

    建文帝在太庙痛哭表东昌大捷时,燕王的军队横扫深州。

    平安武力值高,却没有三头六臂。南军的人数多,架不住将领平庸,根本不是杨铎郑亨等人的对手。往往两三个回合就被斩于马下。主将被杀,小兵立刻溃散。几场仗打下来,就算平安时刻发扬救火队的精神,战马却没消防车的速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