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的思考

    只是,繁衍需要两性,罗志看了看驾驶座上的刘雪娟,心里闪过一阵刺痛,她的任务将会很重要,很艰巨。当然,不出意外的话,刘雪娟也会愿意产下后代,即便不是为了人类繁衍的重大责任,母性也是女人的天性之一。可是,如果仅有为数不多的几位女性,为了更多的繁殖,也为了产生更多的遗传可能性,她可能会不得不与尽量多的男性产下后代。这不仅会违背刘雪娟的意愿,就连罗志自己也很难接受。而且,这些后代之间也不得不……

    伦理在文明面前,究竟要扮演什么角色?罗志不敢往下想。他看出来,自己的“钢铁意志”的幻想在根深蒂固的观念和感受面前,有时不过是泥沙瓦尘。

    他不愿再想下去,可越是拒绝思考,想法就越是蹦入脑海。

    还有政治结构,或者还谈不到政治,只是一小撮人的组织关系的问题。人们需要建立什么样的社会?

    在古人类学和社会史的研究中,有很多事例可以借鉴。比如说,母系氏族社会。这就要放弃现代人类建立的全部社会标准,从头开始。刘雪娟将会成为整个氏族共同的老祖母。氏族聚居在一起,以母系血缘作为纽带,人们只知道自己的母亲是谁,对父系血缘的归属一无所知。遗传的多样性需要靠时间来打造。几十代人过去以后,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将会重新丰富起来,而自己这几个人会被作为祖先收藏起来,供后人展览凭吊。在这种社会结构中,女性对资源的支配权力大于男性,因为子女是氏族存在和维系的核心,而子女是只能认得出母亲的。但这种结构可能会受到残存人类中大部分男性的坚决反对,无论女权主义以前在世界上如何蓬勃发展,在目前的情况下男性群体总的生存能力一定是大于女性的。至于子女的父系血缘问题,有很多办法可以解决。

    如果建立父系氏族社会,女性会逐渐沦落为男性的附属品。当然,女性在智力上与男性是平等的,对人类生存并繁衍下去的贡献绝不会很小。但问题是只有这么少的人口,群体是十分脆弱的。无论是从客观上考虑,还是人们的主观意愿,为了群体的存活着想,最终一定会形成一个集权的体制,民主只能被极其有限的考虑和使用。罗志坚信这一点。科幻作家刘慈欣的名著《三体》中有一段描述很准确:在人类真正进入了外太空,不可能回归家园的情况下,集权只需要五分钟。这既是为了活下去的理性思考,也是对人性的深刻把握。自己所处的环境也许需要更长的时间,但最终的结果一定是一致的。集权,男性对资源的支配权更大,这就一定会导致女性地位的下降,直至成为附属品。这不符合现代人的思维逻辑。罗志肯定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情况,但他冷静的考虑,也许有一天自己也会改变,变成一个狂热的男性权力主张者。一切都只是需要时间而已,当见惯不惊成为理由后,观念也会随之改变。

    理性上讲,氏族,是必须存在的形式。除了遗传基因的丰富以外,增添人口也是群体存在的先决条件。老人们都喜欢提倡多生孩子,是因为他们为家族姓氏的存续而担忧,如果一代人中只有一个男孩,那下一代以后家族的姓氏是否还能延续就是很大的问题。现在情况扩大了,如果残存的人类不多生育,群体的存续就是问题。多生育,除了令人恶心的伦理问题,剩下的就是氏族结构的必然存在。那么,在氏族社会中,财产应该如何划分呢?共同拥有,共同使用?当然,在资源极其有限的条件下,人们会自然如此。但实际上,会有很多例外的情况。南非电影《上帝也疯狂》中探讨过这个问题:非洲卡拉哈里沙漠中的布希族人们以原始部落的形式和谐的生活在一起,从没有过“私有财产”的概念。一天,一位飞行员在天上把一个玻璃质的可乐瓶扔到了沙漠中,被布希族人拾起。这个从未见过的东西被研究出了各种功用,擀蛇皮、拧衣料、处理食物、印制花纹等等,人们一时间都为了它而争抢不已。“私有财产”的概念本就源自一定程度的稀缺性。资源过于稀缺,人们会自动的聚拢到一起,共同使用资源,私产是不被允许的。但人的欲望是无穷的,只要资源足够生存,哪怕只是暂时的足够,也会引起另外的欲望,从而产生将额外的资源“据为己有”的想法。这就是现在的情况:生存资源可以支持几个人正常的一生,而付出努力就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这些额外的资源如何分配?争夺资源,是战争的本质起源,各种狂热于征服的统治者的意志只是表面的原因。经济结构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小规模的战争,从而瓦解小规模的人类社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