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十六章 再入遗蜕地,又是三百年

    这种种因素汇聚在一起,组成了令人关注的前提,但归根结底,对于郑云和孟三移本身的关注并不多,更不看好两人,只是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所以在那论道的当日,并无太多人到场,真正过去捧场的,反而是国子监中的几名监生。

    不过,这最后的结果,却让得知之人惊诧莫名――

    居然是那李蒙起在论道的时候,被说得昏了过去,如此一来,可就不得了了。

    按着常人所想,自是李蒙起会得胜,可即便是郑云与孟三移胜了,众人惊讶也罢,终究还会说一句名师高徒。

    只是一下子将那论道的人给辩的昏迷过去,事情宣扬开来,登时引爆全城,造成了不小的fēng • bō ,也将郑云与孟三移这两人推上了前台,开始被人正视。

    更有好事之徒,将邱言当年崛起的过程拿出来,暗暗思量,邱言的这两名弟子,是否也有这等本事。

    正好在这时候,名为《平莲传》的话本、评书也流传到京城里面,在不少的酒馆、茶肆,都有说书人讲得口若悬河。

    这话本说的是邱言领军平定白莲教的事情,但因为事情本身的传奇性,再加上以讹传讹,等传到京城的时候,早就脱离了原本的事实,成了三分真七分假的演绎,其中当真是妖魔鬼怪无所不包,恰好就有邱言三名弟子的故事――

    所谓三名弟子,是民间好事者,将被邱言传了活字印刷术的华舍给算到了里面,而且,在那话本里面,华舍傍身的宝贝,正是一方泥印,能随心意变化字符,印水成江,印土成山,端得神通广大,被称为“活字仙”。

    正好碰上郑云、孟三移将那李蒙起给说晕的事情,当真是一拍即合,相互促进之下,那《平莲传》越传越玄乎,甚至有那心怀叵测之人,特意在里面加了些违禁的东西,好在说书人也不傻,避实就虚,那些个犯忌讳的话,是不会说出来的,不然自己也吃不了兜着走。

    另一方面,《平莲传》的流传,也使得郑云与孟三移名声大震,再加上李蒙起的事情,事后居然又有不少人过去挑战,与他们两人论战,一时之间传为京城一景。

    相比之下,两人那位坐镇风云的老师,兵部尚书邱言,就相对安稳许多,在来到京城之后,反倒没有多少惊人之事发生了,而是按部就班的在兵部忙碌。

    这也难怪,这为政一方也罢,坐镇中枢也好,涉及到具体的政务,从来不是看那人表xiàn的如何、是否善于演讲和调动,而是要切切实实的去做事,否则的话,就是本末倒置了。

    是以,邱言这刚到一个新的位置,首先要做的,必然就是去了解情形,更何况,邱言心里同样清楚,这在六部之一的地方,执掌实权机要,乃是人道顶层的感悟之一,当然要沉下心去,切切实实的感悟。

    人道身虽是感悟人道,但并非浅尝辄止,而是要深入其中,真正的参与,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而然的生出感悟。

    另一方面,邱言也明白,现在正有许多双眼睛盯着自己,想要等待自己的下一步行动,这个行动……

    “涉及到一个王朝的兵制改革,其实并不容易,好在有了剑南蜀地的经验,再加上王公变法后打造的根基,北疆、岭南两场大胜也创zào了相对安稳的空间,并且有了相对长的时间,能让大瑞用来自我纠错,这种情形下,皇帝嘱托我的事情,可以按部就班的开展,只是……”

    想着想着,坐于兵部衙门公案上的邱言屏息凝神,将最近一段时间的感悟尽数凝结起来,传递出去……

    “只是这终究是东华本地的情况,那外部的却不能不考虑,这星空中的危险越发逼近,而我眼下的一个难关就是即将到来的乱尊之袭,若是不能挺过去,黑煞半身难以留存,血狱文网的根基也要断裂,在即将到来的大变中,最多自保,所以另一边要加快进度了,须得尽kuài聚集气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