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章 同坐听学,所得不同

    在这最后的几人里面,赫然就有那崔素井在。

    原来,他们在回味的时候,不光是将邱言所言之事在脑海中重新滤一遍、回忆一遍,还是将所讲的东西刻印在心中、脑海中的过程,不可避免的会加入自身的理解。

    这些理解、见解的聚集,又是从过往的记忆和学识中凝结出来的,越是对知行之道理解深入的人、平日里积累的学识越丰富之人,越是要耗费更长的时间去回味、整理。

    所以,这最后离去的几人,实是对知行之道理解的最深的几人。

    不过,邱言一天所讲,着实不少,纵然理解再深,很多东西一时之间也无法融会贯通,甚至因为回味太久,还是让人有头脑昏涨之感。

    等走出来院子,迎面吹来一阵冷风,才让这脑海中的昏沉略有消散。

    “这知行之道,看似简单,但里面着实蕴含着不少深意,但即便只依照前线的含义行事,一样能有收获。”

    崔素井走着走着,一个声音就从后面传来。

    他循声看去,入目的乃是名外表英武的少年,他自是认得此人,乃是威武军节度使的独子,人称威武少爷。

    其父本也被惑心符迷惑,投靠了白莲教,但他这位儿子却是隐忍不发,等到邱言破城之时,不等父亲的惑心被解除,就当先起兵响应,立下功劳。

    在那沙场之上,其人更是手握长枪,攻杀来回,表xiàn出惊人的武勇,但其实在这之前,这位威武公子一直是以文名传世的――

    他也是南边著名的望海书院的门人,幼年时有字画神童之称,从未显露出武艺,而今一看,居然是文武双全的位格!

    而且,此人与南边一大世家孙家,更有不少的关联,其母亲据说便是孙家家主之女。

    这公子感慨完毕,见崔素井看向自己,微微一笑道:“知行之道,果然是现实之法,掌握了窍门,无论领悟的高深,还是浅薄,都能运用在实际之中,这才是玄妙之法,相比较而言,我望海书院的学说宽广如海,但不要说精研,就连入门都十分困难。”

    “公子乃是书院门人,这样说怕是不好吧。”这时,旁边一名中年文士出言提醒,这人同样也是感悟到最后时刻几人之一。

    “只是一时感慨罢了,不过,如果有机会,改换门庭也不是不可接受。”那位威武公子还是洒脱一笑,朝着几人摆了摆手,“诸位,曾某先走一步了,今日这城中被白莲教的妖人威胁,更是施展了妖法,若非邱学士出手,不知要有多少人遭殃,家父如今就在城中,手下也有兵马,想来正是需要出力的时候,便先行告辞了。”

    说完这句话,其人迈步就走,何况就消失在街角。

    跟着,那中年文士也是告辞离开,不过,走的时候,他还不忘对崔素井等人释放善意:“我等能最后离开,说明对邱学的领悟远超旁人,日后当多多走动,交换所学,才不负这番机缘,在下谢双,家住敬州,这次是随同家中妻儿,一同过来汀州投奔亲戚,以躲避战祸的,没想到会有这般际遇……”

    崔素井闻言看去,注意到此人面容清瘦,身上衣衫还带着几块补丁,显是家中并不富裕,联想到其人话语,自是不难推测背景。

    不过,这谢双离开的时候,脸上带笑,精神很是不错,里面的原因,崔素井也能想到,但紧接着,他的心思就被一个略显清脆的声音说了出来――

    “邱学士领兵南下,足以名传千古,他所倡导的邱学,必然是要水涨船高,日后定然门徒不绝,眼下在这南方之地,能提前领悟知行之道的神髓,身份自然就不同了,足以改变命运,另一方面,这邱学经世致用,一旦掌握,运用到寻常的生活里面,也会有很大提高,就算不传出名声,也可让日子慢慢好起来。”

    崔素井闻言看去,入目的是一道纤细身影,他之前留心听讲,尚且没有注意,现在听了声音,再看那人的白皙面容,才发觉此人竟是女扮男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