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二章 皇欲御驾亲征,邱则孤军抵江

    “朕知道,你们应该互相通guò气了,也应该是有对策了,说出来,让朕听一听。”李坤坐在椅子上,面色还有些苍白,桌上摆着喝了一半的药羹,看着面前的几位宰执,轻声说着,显得有气无力。

    “皇上,还请保重龙体。”

    几位重臣见到这一幕,赶紧规劝。

    “现在不是说这个时候,出了这种事,朕若不管,就算是养身子也不得安稳,”李坤摇摇头,目光落在许应一脸上,“不过,事情到了这一步,已经不能再有半点姑息了,你们也不要在拿什么借口搪塞,要说,就说如何平乱、平叛。”

    乱,是白莲教之乱,而叛,则是指的岭南与诸多官员、将领的叛乱。

    从这一句来看,皇帝是要将事情分作两边处置,但必然要等到真的平息之后,才能着手,眼下要做的,还是处理危机。

    “是。”

    几位大臣交换了一个眼神,跟着还是王靖出面,他身为枢密使,由他叙述,已然是将宰执们的态度表xiàn出来了。

    “臣等都觉得,要将北边两支最为精锐的军队调动过来,用以对抗乱军……”

    在这之后,王靖便将他们商讨的对策,简单的叙述了一遍,其中一个关键的地方,就是给叛乱定性,这定性的目的,其实是为了表功。

    这个时代的军队,几乎没有信念可言,都是当兵吃粮,这也是南边叛乱,能将几大军镇的兵卒都吸收进去的原因所在。

    让北军过来,想发挥他们的战力,让将帅兵卒用心,就要给他们好处,对兵卒而言,这个好处就是军功。

    只是,论功劳,这叛乱不能和开疆拓土相比,所被调来的军队,定是心有不甘,就要通guò朝廷方面的定性,来提高事情的位格,让功劳变得更大,才能使得被调动的军队心中平衡――

    这不是说随便调动的军队,就不会尽力,放在平时自然无妨,但现在国战果实还未采摘完毕,谁会乐意放下手头无风险的功劳,去做有风险的事情?

    如果是相对太平时,平乱之事也是要被人抢的,一点功劳,经过层层辐射,上报到朝廷,就成了大功一件,甚至会作为皇帝的功绩,留下一道武功记载。

    可在李坤这样开疆拓土的皇帝眼中,平定叛乱,不光不是功绩,反而是给他抹黑,当然不愿大张旗鼓,更不要说提升位格了。

    所以,几位宰执的提yì,落在他的眼中,却让皇帝很是不快:“妖人叛乱,算得了什么大事,会使将帅不够用心?不过,你们能说出这些,证明都看出这白莲教来者不善了,若不认真对待,怕是要有反复,确实要让精锐用心才是,所以……”

    李坤说到这里,赫然是做出了决定。

    “朕决定御驾亲征!”

    ………………

    另一边,白莲教的军队已然膨胀。

    原本的五万,又收拢了近十万的朝廷大军后,人数暴增。

    不过,临时被吸纳进来的军队,算不上嫡系,一般而言,在忠诚度方面也不理想,就算白莲教有着法门,能用以约束降军,但短时间内亦无法形成战力。

    不过,这支队伍对维持白莲教占领地区的治安,却有着一定帮助,那位白莲教的大将军赵鸿,已着手划分,打算将降军分散到几座城池中,打乱之后重新排列,在维持治安的同时,削弱原本的建制和所属。

    待得做完这些,赵鸿想起了一件事,就问:“胡斌那边如何了?”

    便有个冷冽声音回道:“还在灌输中,其人意志颇为坚定,已经用了十张惑心符,依旧没有让他彻底迷惑,还是能分虚幻与现实,判断和分析之能也都没有彻底扭转过来,也还是能识人辨别,估计要将其人的感官扭曲,还需要花费几张。”

    赵鸿点了点头道:“这是当然的,胡斌此人能力不小,若非这次我等行险一搏,未必就能抓到他,为了他,耗费几张惑心符,都算是正常的,不要觉得可惜,让下面的人放手去做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