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章 此相欲一箭多雕

    这样的人,以个人而言,许应一其实很是佩服,但他本人也不过只是世家利益在朝中的一个符号,面对威胁到整个利益阶层的事情,不可能凭着自身喜好行事。

    可邱言行事,时常滴水不漏,若非如此,这许应一等人又何必要费尽心机的,往邱言早年时候的事迹搜寻?

    早年之时,邱言的行径中,难免会有一些遗漏,但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古时都有那勇除三害,洗心革面之人,更何况是如今。

    所以,这些劣迹真拿出来,也不会对邱言如今的名声造成多大影响,甚至还有可能成就佳话,成为改错而成圣贤的例子。

    所以这些可以作为落井下石时的材料,现在拿出来并无效用,至于这如何将邱言推下井,正是他许应一等人现在正在做的事情――

    联合天罡地煞贼!

    此举颇为危险,身为朝廷重臣,与那叛贼联系,一旦被曝光,下台都是轻的。

    不过,许应一等权势通天,背后又有世家撑腰,只要透露出一点意思,立刻就有人去处理得当,双方约定之后,目标直指邱言,一方要势,一方要胜。

    如今,看着李坤略有所思的表情,许应一知道自己的目的已经达成了部分。

    “经此一事,皇上必然要有缩量,这邱言之名,连叛贼都知道了,都相信他,威望该大到什么程dù?皇上若真的觉得自己命不久矣,这所思所想的必然多是身后之事,就算对邱言有所倚重、时时护佑,也不可能拿王朝安危、皇室名望来冒险。”

    为人臣者,除了要有能力,也要会揣摩上意,能走上这金銮殿,并且立于前排的大臣中,几乎都对皇帝的心思多有研究,而眼下的许应一,正是要利用起皇帝的心思和眼界――

    诚然,有着皇城司的存zài,令皇帝对外界知之甚详,又有那多个衙门汇总过来的消息,让他能全面的了解江山,在心中构建天下之景,而非单纯从大臣口中去得知外界。

    但能看到山川河流,了解风土人情,甚至知晓城镇变迁、军镇消长,但民心何在,却无法从只言片语中轻yì得知,而这一点一旦被人点出,就会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

    有的时候,这种想象空间,比真情实况,来的更为致命,因为实情只能掩盖,而这心中所想,却能同过言语去扭曲。

    许应一真是要用反贼之语,来将邱言的位格拔高,将之捧杀!

    不过,他同样也知道,单纯一句话,对于心志坚定的皇帝而言,尚不足以真正撼动邱言的在对方心中的地位,所以这一计并非只此一个杀招,而是连环计,步步杀机!

    里面的含义,其实并不深奥,孟青宾、岑帛连同不少大臣稍一思索,就能悟透其中杀机――

    “这邱言过去招安,就算是招成了,这些逆贼日后的所为,也与邱言休戚相关,等于是邱言为他们做了担保,若是再起反复,第一个要追究的就是邱言的责任,到时候他别的也不勇干了,整天都要与那些反贼纠缠,更别说在官场上更进一步了。”

    官场上做的事情,都是资历,反之,有些时候的功劳,也要牵扯众多,尤其是这招降反贼之举,无论是提出招安,还是施行招安之人,都负有连带责任,日后贼人反复,便要被牵连有罪,即便皇帝有心包庇,至少也要有个戴罪立功的过程。

    这样一来一去,就要牵扯邱言大量精力,而更妙的是,此乃阳谋,就算邱言心里清楚,但只要皇帝出言,邱言就算知道是坑,也要往里面跳,因为不跳的话,他的名声立刻就会被污,给许应一等人攻讦的借口――

    不愿意让战事和平解决,到时再将黎民百姓的性命和此相连,建立逻辑关系,然后传遍天下,就可以借题发挥,说天下不宁乃是因为邱言的关系。

    莫要小看此举,一个人就算再精明,当他被放到一个集体中,所有人的意志共同作用,整个集体体现出来的绝对不是精明,而是本能,构成乌合之众之念,对这些信息会本能的相信,然后人云亦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