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四章 修撰延边走,丘下聚蓬头【三更毕】

    当!当!当!

    清脆声响传出,地下自有一套复杂体系忙碌,有人将纸团取出来,标好缓急,层层传递,最龗后送到了城外大营之中。

    枢密使掌管军政,这样直接与军方联系,其实还是受忌讳的,不过事大不过人情,不是特别晋级的情况,耿赤也不会轻举妄动。

    在京营的大帐中,一英武男子坐于首座,正与诸将交谈,就有传信兵将枢密院传来的消息带来,送到手上,他看过之后,就将纸条撕碎。

    “诸位,”跟着,英武男子清了清嗓子,开口道,“刚刚,大元帅传来了消息。”

    其他人立时收声静听。

    “消息有是有关邱修撰的。”

    随着英武男子的这话说完,营帐中又热闹起来。

    “邱修撰?状元公?”

    “可是要状元公和典籍回京了?我可早就想要一观那兵家典籍了!”

    “老李,你凑什么热闹,你老小子又不认字!”

    “你急个啥?别看你读了几天书,可也不是秀才,知龗道的有限,你可知龗道,那典籍原本都有神通加持,眼睛一看,就算不认字也能明白其中道理!”

    “还有这种事?”

    “甭听他胡扯,咱兵家的典籍也是人道典籍,岂能有神通加持?神通算什么东西?咱们军势一到,神通超凡就要土崩瓦解,岂能和兵家典籍的原本相提并论?”

    ……

    英武男子看着帐中众人的反应,暗暗点头,他已经知龗道了邱言的生平,知龗道其人更倾向于儒家文系,可前阵子文官对他略有排斥,彼此间有着嫌隙,这时候兵家表现出善意,最容易将人拉拢过来。便放任将领对邱言的好意扩散。

    待得讨论略有平息,男子又道:“怕要让你们失望了,邱修撰并未回京,先抵定昌,中途又去了北疆沿线,说是要精益求精,完善典籍。”

    立刻就有人赞道:“到底是有学问的人,能书兵家典籍,这志向就是高远,又未自满!和那些眼高于顶的软弱文官。就是不一样!”

    “这正是我要说的,”英武男子继续道,“你们有的人在北疆有些关系,就要发动这些关系,把一个消息传过去,让他们注意。”

    这就是要动用人脉资源了,众将领闻之,都留神起来,心中好奇。

    这种事并不算罕见。这京营的待遇高于边军,可互不统属,不过能来京营做统领的,除了勋贵子弟外。多数还是在边疆有着战功的将领,这些人来了京城,反而会与边疆的战友联系的更为密切,私交越笃。彼此扶持,已是公开的秘密。

    但凡需要动用这种关系的事,多数是不方便公开发布的命令。不然走官方渠道,岂不更为稳妥?

    英武男子又道:“我收到的消息说,邱修撰在离了定昌后,一路向东,沿北疆边境而行,两日来,已与三个胡部冲突,将被抓的中原百姓释放,其中一部分逃入大瑞,这才有的消息。”

    “沿边际而行?与三部冲突?难道状元公是以一人之力,与部族交手?就算是命修高手,怕也要被那部族气血压制吧。”

    在座的很多人,沙场经验丰富,其中一部分在北疆待过多年,一下子就抓住了关键。

    英武男子适时道:“正是需要你们发动关系,去证实此事真伪,事关重大,若不搞清楚邱修撰的目的,贸然以枢密院、兵部的名头宣召,很可能弄巧成拙,给他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这一点,你们清楚了么?”

    众将面面相觑,最龗后都点头领命,可心里也嘀咕起来。

    “看来,这位状元公,虽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却也不是个安分的人,那左贤王之死,柔罗已经难以下台,若是草原再起波澜,哪怕只是小小浪花,可数目多了,也要酝酿出一股风暴!只是,孤身一人未免托大,纵是修士,也双拳难敌四手,能书典籍之人,岂会想不到这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