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八章 人道动!

    不只兴京,那东都、四方,亦有类似事情发生,一道道光辉冲霄而起,直指北方草原!

    大瑞四疆。

    一名名兵家大将同时心有所感,他们各自坐镇的军镇、兵营里气血急变,凝聚出一个个“兵”字,接连分出一道道气血狼烟,从各处疆升腾过去,直指北边!

    ………………

    兴京文馆,大堂中。

    曾与邱言有过论战的贺书长立于馆中,周围气氛凝重,在他的身后,跟着几名从东都而来的书生。

    其中一人正在开口问道:“我等远道而来,为的就是与白兄印证所学,何故避而不见。”

    文馆的当值乃是名中年男子,穿着儒服,气度儒雅,闻言便道:“诸位不要误会,白兄闭关多日,不是有意要避战。”

    这文馆当值的后面还坐着不少书生,看向贺书长等人的目光中充满了蔑视之意。

    自京城传出白昭元论战时输给邱言的消息后,就不断有人过来想趁火打劫,想也踩上一脚,后来听说白昭元闭关不出,让不少人动起了心思,都挑在这个时候出面,别人问起来,就说白昭元因为畏惧,避而不见。

    在文馆众书生看来,这贺书长一行人,应该也是这个目的。

    听了回答,贺书长神色不变,倒是他身后的几人出面道:“既然白兄不能出面,那也不好逼迫,只是贺兄这次过来,不能轻易离开,不然传出龗去,反而对贵馆和白兄的名声不利。”

    “嗯?”文馆众人听他这么说,都觉意外,随后就明白了其人的打算。

    就见那人继续道:“依我看,不妨由各位与我等切磋所学,相互印证,你们看如何?”

    “这……”那文官当值闻言为难起来。

    这时,贺书长开口:“贺某于反身格物上有些看法,听闻贵馆在格物致知上也有独到见解,不妨切磋一下,互相促进。”

    不过,他的话音刚落,就有个略显刻薄的声音响了起来——

    “以为我等不知龗道你的打算么?”

    说话的人。居然是冯召。

    此人曾与周贯等同住藏书客栈,那文枝桢在客栈中开讲时,他还曾泼过冷水,言语刻薄,为人却算正直,不偏不倚。

    自从科举之后,其人就没了消息,不知为何会出现在文馆中。

    贺书长背后一人立时反问:“这位兄台,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冯召冷笑一声,“这位贺书长贺公子。最近半年,在京城几大书斋中与人论战,只要赢了,就会在那里开讲自己的一套反身格物,倒也颇有名声,依稀有当初文枝桢的势头。”

    “你!”贺书长身后众人都忍不住喊出来。

    文枝桢如今已经因为舞弊案被遣返原籍,终生不得再考,冯召说贺书长像文枝桢,可不是夸赞的话。

    倒是贺书长挥挥手。阻止身后几人,又示意冯召继续。

    冯召也不领情,直视贺书长道:“听说贺公子在东都时,与邱言有过论战。并未得胜,邱言曾在东都城外耕读,很多人慕名过去,或论战、或请教。都收获不小,传为佳话,想必贺公子是想效仿一二吧?”

    半年时间。邱言状元之名传播四方,他在各地所为之事也就流传起来,那东都的事本就充满传奇色彩,很快传播天下,林中耕读隐隐有要成为典故的趋势,要化作一个“邱生耕读”的成语来。

    但听了这话,贺书长一眯眼,低声道:“你说我是模仿邱言?”

    “在下没有这么说,只是阁下这般作态,不免让人误会!”冯召的话一如既往的冷硬,话中的含义很容易理解。

    贺书长打量着冯召,也不说话,就有无形威压笼罩周遭,越发蔓延,有点见识的,都不由惊讶。

    “文心威压?贺书长这般年纪,居然就凝聚文心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