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 备前朝之制度,具历代之得失

    这位大瑞至尊,竟是这般简单的将军国大事说了出来,入得一名翰林院修撰耳中。

    边上,白面老人神色微变,但终究没有出声。

    倒是邱言主动道:“臣只是文官,司职编撰,这般兵事,实在不宜多听。”

    “不碍事,”李坤摆了摆手,笑道,“你要编撰武经,有些事情自然要知龗道的,北边的胡人,部落间时有厮杀,最近几年却有个部落统领大部,其汗名为柔罗,部族也以此为名,三年前,这柔罗的幼子被封为左贤王,统领一军,几乎月月都要寇边。”

    “左贤王?岂不是汗位继承人?”邱言尚是第一次听闻边疆细事,这些兵事听上去简单,邱言前世时,便是普通人也能透过网络得知,可在这个世龗界,并不容易传播,即便朝廷京官,若无消息来源,一样难以得知。

    不过,他如今任职翰林,执掌兵阁,即便无法得到及时战报,可透过旧日史料,一样能有所了解,所以知龗道,这左贤王其实是个爵位,一般会授予汗位继承人,相当于中原王朝的太子。

    李坤点头道:“不错,这位胡王野心极大,对中原虎视眈眈,从前他独自领军,便时常侵袭我大瑞,等继承了汗位,情况会更加复杂,说不定会大举南下……”

    “继承汗位?莫非……”邱言从话中捕捉到了关键。

    李坤看了他一眼:“那位柔罗汗,在一个月前就已不省人事了,听说是受了重伤,也有消息说是得了重病。”

    听到这里,邱言已经有了大致想法:“原来如此,那兵阁史料记载,胡人的汗位更迭,十次要有八次引起战乱和分裂,余下的两次中,却要有一次强势崛起,并且为了稳固汗位,很多新继位之人,都会对外征战,掠夺粮草人口为战功,以此稳固地位。”

    李坤看着邱言表情,道:“看来你明白其中关键了,不过这也是次机会,朕打算借助这个机会,夹攻柔罗,但兵制不改,战力有限,如此一来,却需联络三水胡人,而那三水王子提出的要求,就是……”

    “让我出使三水胡?”

    回到翰林院时,邱言还在回忆着皇帝的话语。

    “这看起来是件麻烦事,但却有无形好处,能近距离接触战场,对编撰《武经总要》是重要参考,另一方面,皇帝也想借此让我出京,他好启用田游青,毕竟这半年来,由于施行市易、均输等新法,闹得朝野一片反对,便是皇帝也不好继续庇护王相,更何况,由于兵制革新的关系,王相也渐渐失去了圣眷,新党就将出现一个新的掌舵人了。”

    想着想着,邱言回到了兵阁。

    正在阁中看书的郑云立刻过来见礼,之前他把消息带来,没过多久就有宫中人过来召唤,邱言走得急,便让郑云先在这里看书。

    “老师回来了。”郑云见礼后,看了下天色,便就离开,走出藏书馆,迎面碰上了孟三移,后者登时站定,架起手臂行了一礼,丝毫不在意郑云比自己年纪小。

    郑云顺势回礼,他已经知龗道,自己的老师对这名仆役并不一般,隐约意识到,对方有机会成为自己的师弟。

    ………………

    兵阁里,邱言坐在位上,整理思路,整个人一动不动。

    约莫过了盏茶的时间,他将先前写字的本子摊开,依旧沾了点墨,沉吟一下,心底的斑斓概念涌动上来,顺着笔尖,合着墨汁,在首页写下了一个“制”字。

    这个字一被写在纸上,充斥其中的斑斓概念立时奔腾出来!

    这些概念,属于东华部洲的部分,被兵家秩序牵引着,刻印在纸上,而属于周饶的部分,则是混乱不休,挣扎着要从纸张上冲击出龗去!

    “编撰此书的目的之一,就是驯化这异洲概念,用东华的事情,去阐述周饶的道理,从而加以掌握,又岂能容你肆虐?”邱言摇摇头,抬手一招,四周书架震动,升腾起种种虚幻之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