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 他乡遇故知

    “你们是干什么的?可有路引?”那兵卒走过来,扫了一眼,目光落到邱言身上,他自是看出来了,邱言才是这群人的主心骨,而这一身书生打扮,也让他生出了猜测。

    “在下乃是入京赶考的举子,这是文书。”邱言也不多说,便将那文书送了过去。

    与此同时,邱言亦在观察这名兵卒,这兵卒穿着军袍,体格健硕,行动举止间,有种孔武有力的味道。

    “到底是都城京师,这个守门的兵卒精气神足,筋骨饱满,气血亦有气相,最起码是将明劲练得不错,放到剑南道的军中,很有可能为伍长、火长,但在这里居然只是一名守门的兵卒!”

    邱言又朝着城门处看去,入目的几名兵卒,都与面前这人类似,一副战力不凡的模样。

    那兵卒接过文书,看了胡起、戴国一眼,问道:“这两个是你的家仆?”

    在得到肯定回答之后,他又指着那金左、金右,继续问道:“两位道长又是何人?可有净戒牒?如今兴京人流众多,南来北往的,若是没有文书、路引、净戒牒,是不能入城的,只能在城外的村镇落脚。”

    在历史上,曾经有多次依托于道教的起义,是以历朝历代,在定鼎天下之后,都会对道士加以管制,前朝甚至还曾有道官制度,妄图彻底掌控道教。

    这道门中,本就有着诸多神通之士,被朝廷管制、制约,定然会有冲突、故事,单凭看史书,是难以了解的,邱言虽然也曾有过猜测,但并不了解详细情况。

    到了大瑞朝,朝廷对道门的管制略有放松,这才有了净戒牒制度,近似于修道之人的编户齐民,每人都有一册文书,记录道号、师承和道统,乃是道士周游天下的凭证,至于这更深层次的影响,邱言目前并不了解。

    “他们……”邱言眉头一皱,正要说话,没想到金乌二老却是直接道:“贫道等人,是有净戒牒的。”话落,从怀中取出文书,也一样递了过去。

    兵卒接过来之后,问了胡起、戴国的名字,又看了几人一眼,便把东西交给城门边上的文书辨认,并且记录在册,这才将东西还了回去。

    “邱解元入城之后,尽kuài找家客栈安顿吧,再有几日就是会试之期了。”

    “多谢提醒。”接过东西,邱言等人就此入城。

    见几人走的远了,那兵卒回到城门驻守之地,坐在椅子上,和那文书聊了起来。

    “最近城中,多了不少道士,也不知是什么缘故,莫非也和会试有关?”

    “这些东西,咱们没必要理会,不要多问,只是这邱言一行,书生、武者和道士一路,着实有些怪异,等晚上返回衙门,要向上报备一下,以防万一。”

    “正是这个理。”

    ………………

    “兴京的百姓,竟对外来的举子有这么大的敌意。”

    一进城中,迎接邱言的,便是路上行人充满敌意的注目礼,那种迁怒于人的情xù,溢于言表。

    虽然在兴京之中神通被压制,但感知尚在,纵然不复原先的灵敏,但感应路上行人的情xù,还是没什么困难的。

    “几位客官,可要住店?”

    又走了几步,邱言碰上了一名不那么敌视自己的人,但此人却是一口一个客官,说是要带他们去客栈。

    这个时候,胡起走到邱言耳边,低语道:“公子不可上当,这样在街上拉人的,多是些破落黑店,在人流聚集的时候最是常见,我们兄弟也曾参加过武林大会,遇到过类似情况。”话语中,体现出一股残念,想来当年吃了不小的亏。

    “这不是和前世火车站拉人住宿的情景相似么?”邱言饶有兴趣的想着,打量这那人的一身装扮,看的对方心里发毛。

    “多谢兄台了,我等已经有落脚的地方了。”胡起见势,上去交涉。

    推辞了那人的招待,邱言带着一行人朝城中走去,从边缘向着内城行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