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生死一念,万民如虹

    以秩序之力投影心灵,其实是儒者辩论的具象,等于是邱言要与这些大儒、先生论战,所以那席慕远才会说邱言不自量力。

    听了这话,韩逸和小陈先生先后摇头。

    小陈先生说道:“我虽只见过邱言一面,但能够看得出来,他对虚名已有看破趋势,理应不会为了争名引动秩序之力,做下这等阵势。”

    这话还未说完,局面再变。

    无论是对邱言有所了解的韩逸,还是对邱言颇为欣赏的小陈先生,又或是不苟言笑的许世,乃至那高深莫测的郑丘,都露出了惊讶表情。

    “这……邱言是如何做到的?”

    很快,周东义发出惊叹。

    原因无他,呈现在几人心中的投影,正迅速分化,本只是一两名百姓的生活景象,但随着这些人外出、游学、打猎、交际,越来越多的身影浮现出来!

    有农人、有商贾、有猎户、与厨子、有脚夫、有苦力、有布衣,甚至还有少量的书生、官员……

    他们过着各自生活,生命轨迹不时交叉,演绎悲欢离合!

    “这怕要有成百上千的人啊,都是邱言心中所想?所感?投影过来的?他如何能同时领悟和了解这么多人的生活?这些人可是都在做着不同的事啊!”

    同样的震惊和感慨亦在其他几名先生心里泛起,这震惊令他们的心境略起波澜,心神不可避免的进一步沉浸其中,追随着千百人中的几人,感同身受的体会着生活。

    周东义在惊讶后,心神便落到了一名农人边上。

    此人陷于洪水,妻与子跌入水中,挣扎呼救,农人奋力去救,救下了妻子,儿子却淹死了。

    事后村人议论,有人赞他,说儿子可以再生,妻子却不能复生;有人则说他错,说妻子可以再娶,儿子却难以复活。

    周东义看到这里,心生感慨:“这些人说的都有道理,谁生谁死看似相同,但带来的感受却又不同。”

    只是,其人念头尚未落下,就听农人摇头道:“救人之际,洪水滔滔,哪有心思去想许多?妻子在我身边,被我抓着游到岸边,折返时儿子已被水冲走了。”

    “哦?”周东义闻言一愣,心里闪过一句话来——

    “有根方生,无根便死。”

    邱言所营造出来的种种景象,驳杂繁多,周东义虽然年岁不小,但出身世家,年轻时虽游历了大半个大瑞,体验过民间疾苦,但不可能一一尝试,此时在邱言构建的心灵投影中,居然又经历了几次新奇经验,诞生出不少的感悟,有了收获。

    渐渐地,周东义的意识漂浮起来,居高临下的看着一名名百姓生活、劳作,看着他们专心的做着眼前之事。

    这意念越飞越高,看到的范围越广,入目的人影越多,那些人应所做之事越杂,这一个一个身影,做着平凡之事,既没有惊人之举可以青史留名,更没有那惊天动地的事情发生。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可随着范围的扩大,几十、几百、几千、几万、十万……

    无数身影在周东义的“眼中”一闪而过,zuihou化为一个庞然大物——

    大瑞!

    这个镇压中原气运的巨大王朝,正散发出勃勃生机,繁花似锦、烈火烹油,有盛世景象,有暗潮汹涌!

    “这是……”

    周东义本还在思索着那八个字,只是下意识的看着下方景象,但在大瑞疆域映入眼帘之时,却是悚然一惊!

    凝神再看,已经没有了大瑞,有的只是一颗颗跳动着的民心,汇成当下大势,如虹如龙,随国共舞!

    深吸一口气,他思绪起伏,感觉自己的心境,竟因邱言的投影,有了一点收获!

    “好个抓住当下!如此看来,这有根方生、无根便死,并非是默然人心之语,反而是点题之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