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法莫如显

    “看来这法家的东西,人参宝宝难以承受。”

    念头一转,邱言伸手出去,终于将盒盖打开。

    顿时,雄浑肃穆的气息呼啸而出!

    厚重!沉重!

    这股气息一出现,就充斥了整个房间,甚至将弥漫房内的水雾冲击的散开许多,更让包裹人参宝宝的文思文章隐隐作响。

    “好大的一股意境!”

    感慨了一声,邱言手一挥,桌上立刻多了三件事物,那是一根笔、一根镇纸和一个玉盆。

    三物一出,被那股肃穆气息刺激,立刻就有了反应,各自颤抖,释放出三种截然不同的气息,有微言大义的意境,有浓郁纯粹的意境,有逍遥自在的意境。

    随后,三种意境被邱言的意识、念头牵引着,迅速扩散,蔓延到房间各处,与厚重肃穆的意境接触、碰撞、镇压,zuihou牵引着厚重意境,重新回到了盒子里面。

    这个过程说来很长,但其实前后不过一息时间。

    “这三件事物果然非同寻常,文宗镇纸已经被我降服,而那北冥玉盆,被我的念头浸泡渗透过,多少知道性质,能够牵引对抗也算正常,而这春秋笔则充满了书卷气息,和我自身的学识气息相合,因为能够共鸣调动,这三物明显是为书生准备的,真不知道是什么来历,那韩薇儿看似毫无心机,但对这些事情却守口如瓶。”

    想着想着,邱言收拢杂念,朝盒子里看了过去,然后伸手从里面取出了一卷竹简。

    竹简一到手上,就释放出阵阵波动,循着邱言手上血肉,渗入其中,并迅速传递,直达魂中。

    神魂之中,有事物与之共鸣。

    弹动一下手指,将手上波动震碎,邱言把竹简放在桌上,而后抬手一抹,将竹简摊开,上面立刻就呈现出一枚枚篆字。

    这些字。都是用刻刀雕刻上去的,细长、纤细,每一笔、每一划中都流露出硬朗、规范的意境。

    呼!

    下一刻,澎湃意境从竹简中冲击出来,却没有扩散,而是将邱言整个人包裹起来,周围的空气中,秩序之力震颤起来。

    顿时,邱言感到一股制定、规范、彰显的意境,顺着七窍和毛孔。涌入体内,也让他认出了这股意境的来历――

    “这一篇竹简,果然是圣贤手稿!不过,却不是儒家先贤所写,而是出自法家,是法圣的笔迹!”

    圣贤手稿的liliang,来自于充斥在天地中的秩序之力,是历代人愿加持的结果,引领世间大潮。儒家为显学,世代受人尊崇,引人追求,自然能凝聚秩序。成就非凡之力。

    而法家与之相比,虽然名声不显,却也不逞多让,这朝廷的律法、法规、条文。其制定的方法和依据,其实都是法家精神,甚至统治者和为官者的许多手法。也脱胎自法家之术。

    自古以来,外儒内法,法家所制定的律令,约束天下,万民遵从,自然聚集民愿,所以当年的法家大能,其手稿笔迹,流传至今,一样是天地间某种秩序的源头,成圣贤精神,单论威能,并不输给儒家。

    感受着竹简上的气息和四周的秩序颤动,邱言的目光在一列列字上扫过,低声念了出来――

    “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

    “术者,藏之于胸中,以偶众端而潜御群臣者也。”

    “故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

    “是以明主言法,则境内卑贱莫不闻知也不独满于堂;用术,则亲爱近习莫之得闻也,不得满室。”

    ……

    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下来,邱言心中渐渐充斥了奇异情绪,这是对统御之法、对驾驭之术的理解。

    “这上面的内容,是法圣《难三》上的一段,讲的是‘法莫如显,术不欲见’,是说法律应写进书中,设置在官府里,公布给民众,从而彰显出来,这样国内地位卑贱的人都能知晓;而心术却该藏在心里,连亲近的人都不告知,不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