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修者以外而养己【给大家拜年】

    大瑞的雕版印刷耗费不小,一般人家难以承受,不过官府不在此列,曾组织过大规模的印制,这律典刑统就是其中之一,每个衙门里都放有一道两套,厚厚的几本,排成一排,供官员刑名翻阅。

    编订这一套律典刑统的,除了随太祖平定天下的谋臣外,还有天下大定后展览的名士,所以,这一套书限于用途,算不上文采风流,但也有不小的价值,文通字斟,所以邱宗林才会让儿子去看、去背。

    “原来是这么回事,”听了邱言的叙述,韩逸脸上的笑容越发明显,“这也是你与法有缘……”

    随后,韩逸似是谈兴颇高,竟是提出了几条律法,来让邱言解答,又或者说出一条,让邱言接上下句,俨然是在考校所学,让邱言生出一种上了考场的感觉。

    开始的时候,还只是简单内容,到了后来,韩逸甚至会说出几件案件的处理方案,让邱言判断是否合理。

    这样的事情,对从未升堂判案的人来说,算是个难题,就算邱言也不例外,好在他有香火心念,能瞬息解析,又有前世记忆可做参考,所以都一一回应。

    邱言的答案,有的让韩逸连连点头,有的则让对方陷入沉思,也有让这位老相国摇头皱眉的。

    等一炷香的时间下来,邱言竟是感到思绪清明了许多,那隐藏起来的神魂,渐渐和周围文思有了一丝联系,道心拳意得到了些许补充,登时明悟起来。

    “是了,我的道心拳意,以知行为本,这‘知’是求知、认知、致知,而行却不单纯是自己执行、施行。还有让天下人遵行的意思,而律法岂不正是实现工具?”

    就在邱言转念的时候,韩逸突然停下了话语,他看着邱言,点了点头,笑着吐出一句话来:“尽之以法,质之以备,你虽不是法家出身,但文心里有着法家气息,演习此道。定可有所成就。”

    尽之以法,质之以备。

    语出法圣的《爱臣》一篇,其意为“用法律规范他人的一切,准备种种措施来督责他们”,算是法家思想的鲜明体现。

    “这老相国是在点醒我。”

    明白了这点,邱言从位上起身,朝韩逸行了一礼道:“多谢老相国教诲。”

    韩逸笑着摆摆手:“不必谢我,我这也是为了自家学派的传承,你虽学于儒家。又走了修行之道,但有着才学,日后上了朝堂,总归能执掌权柄。而且与你相谈,可知所学甚博,能言善思,是个读书种子。当学法,可惠世,我老了。能为大瑞做的事情不多了。”

    听了这话,邱言生出敬佩之意,同时抓住时机问道:“修行之路和文道是否有着冲突,学生机缘巧合得了些传承,并不深悉其中奥秘,还望老相国能指点一二。”

    “其实,你已经有所察觉了,等日后文思越浓,自能发现缘由,不过既然问出来了,那我就与你说一说吧。”

    韩逸端起手边茶杯,轻缀一口,然后才道:“修行之道,无论命修、性修,都是聚集外物来满足自身,命修要直接些,需天材地宝和天地灵气,而性修虽是隐蔽,可也需要不断搜集各种学说、法门,来点醒自身,作为心境积累。这种道走到zuihou,只能成就一人,最多鸡犬升天。”

    说到这,韩逸突然闭口不言,但所说之言,却像是道闪电,将邱言心中迷雾击散,让他的思绪清晰起来。

    其实,这里面的道理并不深奥,只是隔了层纸,偏偏是思维死角。

    与此同时,外面传来“咚咚”敲门声,那老仆的声音传了进来――

    “老爷,您该休息了。”

    邱言闻之,凝神朝韩逸看了过去,在对方的眼里看到了疲惫之色,心下了然。

    “韩老相国虽然学问精深,但毕竟是肉身凡胎,看似健壮、精神矍铄,但年纪大了,精力自然衰退,连续说了这么长时间的话,其间还兴致颇高,当然耗费心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