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开炉,炼铁!

    不过这种划分,并非基于行政机构,朝廷也不派吏员,乡正、里正都是住户义门相互推举,一般而言是由一等、二等户担任,也就是乡村地主。

    大瑞的村镇多由宗族构成,相对稳定和封闭,所以官府是积极扶持的,但毕竟缺少直接掌控,难免会有弊端,便比如这村镇大小不一,有的过于臃肿,为数众多,那德高望重之人一句扇动,就可能生出隐患。

    邱言之前,就曾从文安国那听说过,朝廷正酝酿一个“保甲法”,说是要用行政手段,对家户数目进行划分,分化过大的宗族,增加基层稳定,减少维持治安所需的费用。

    当然,这些事情,离他还很远,所以只是在脑子里迅速转过,就隐没不见。

    稍事寒暄后,他随着刘信走进了铺子。

    “先生,不知您打算如何处理?”刘信忐忑不安的问着,他的心中其实没底,只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想法,刚才他已然注意到了胡起和戴国拿着的事物,见两人没有跟着进来,不免有些心急。

    邱言摆摆手道:“不用着急,圣人说过,‘先行,其言而后从之’,遇到事情不能乱,要先观察,知晓具体的变化,才能对症下药。”一句话说完,他踱步在铺子里打量起来。

    那乡正余庆听到这,神色微动,抬手拦住了要跟上去的几名汉子。

    这几人也是镇上铁匠,与刘信之父交情不浅,这次邱言出面,他们难免担心,害怕泄露一些东西。

    邱言刻意用圣贤之话对答,要的便是这种效果,即便是在民间,圣贤之语一样有不小用处,是道德和行为的准绳,能摄住一些心思,流出时间让他探查一番。

    这间铺子分成内外两个部分,外间陈列铁器物件,后面还有间内屋,才是打铁所在,屋里有两座炉子,一个坩埚炉位于中央,一座高炉立在墙边。

    游目四顾,邱言的目光zuihou落到了墙角的一座神龛上。

    这座神龛却是空的,前面用来摆放供品的神案上也不见一物。

    这番观察,花去了不少时间,圣贤之语纵能安抚人心,但毕竟不能消弭偏见和敌意,就听外屋传来几个大汉的议论――

    “这看了半天,到底行不行?”

    “若是没法子,就尽快退去。”

    “不错,隔行如隔山,不要以为读了几本书,就什么都会了。”

    ……

    这些人并未刻意压低声音,明显是说给邱言听的。

    连刘信这时也已经动摇,有心提醒,却不知怎么开口。

    “好了,大概有想法了。”这时候,邱言突然出声,不等刘信反应,就让胡起和戴国两人走了进来,然后出言吩咐起来。

    两人频频点头,然后依令而行,将手上的木材放在地上,用双掌打磨,看的边上的刘信和几名铁匠眼皮子直跳,这才知道厉害。

    “本以为这两人只是那书生的随从、家奴,没想到还有这般身手。”

    “幸好刚才没说什么太过出格的话,不然惹怒这两个,怕是要糟。”

    就在几人暗自庆幸之际,胡起与戴国在邱言的指点下,已经打磨出了几件事物,而邱言则从刘信家中借来针线,缝制裘皮,那一双手上下翩飞,快疾无比。

    三人都是功入炼魄的命修高手,对劲力、肢体的掌控细致入微,些许木工和针线活自然是手到擒来,看那熟练地程度,似是许久一般。

    没过多久,几件东西都已经制作出来,再接着,几人更是高起低落,在房间里忙乎起来。

    旁人见状,摄于武力,没敢多说,但脸上表情却有些不以为然,显然并不不看好,此时,铺外亦聚集了不少好事者,探头内视。

    不一会,简易的鼓风器就被搭建了起来――

    四根吊杆挂在屋梁上,用以拉持和固定皮囊;皮囊上有根横木,中间固定在囊上,两头伸展,固定在左右墙垣上,囊后有风门、拉杆,囊前有一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