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一举逆转,洗污聚望

    宋渊也点点头,将脸上的不满收敛起来:“先生说的是。”

    他与赵秉承,一个领兵镇守一方、屯田安民,一个年过半百、见多识广,不似眼前这群不识民间疾苦的小姐少爷,更不是纸上谈兵的书生,当然知道看似卑微的农夫,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所以一知道事情的原委,对邱言的不满,反而转化为欣赏。

    这番情绪变化,体现在二人的脸上,让方子延捕捉到了,不由得皱起眉头。

    “怎么回事?节度使和赵老先生刚才还有愠色,只是看了眼字,就都消了气?就算邱言的字已登堂入室,也不至于让两位大人物放下怒意吧,那顾言之的老师严武,一手字闻名天下,士大夫提到他,还不是要给个玩物丧志的评价。”

    方子延的疑问,很快得到了解答,就见赵秉承将手上的一张递给了他。

    “你看一看。”

    方子延低头一看,发现是首五言诗,以为是赵秉承要考较自己,细细看去,然后摇摇头道:“这诗并无出彩之处,第一句连用了三个仄声,不过和一般的诗词相比,还算可取。”

    赵秉承摇摇头,露出失望之色:“老夫让你看的,不是这首诗的技法,而是其中蕴含的精神,写诗若只为堆砌辞藻,那就笔墨倒置了!”

    “这……”听到这话,方子延再看手上诗,察觉到里面的含义,感觉顿时有了变化。

    一诗四句,浅显易懂。

    “学生错了。”方子延赶忙低头,做出羞愧状,之前那些话虽不是他所说,却因他而起。

    几个儒生挤了过来,看到这诗,顿时脸上火辣辣的,谈论农人的那几人面红耳赤,觉得这诗就是为了羞辱自己等人,有心辩驳,却不敢顶撞赵秉承。

    有人猜是邱言的诗作,便道:“这邱言说自己不会诗词。却又留了这么一手。”

    “你们现在只能看出这诗的浅意,十几年后才有可能悟通。”赵秉承说着,看了葛洛兰等人一眼,想到齐鑫刚才说的话,暗自摇头,“果如邱言所说,不事生产,只知劫掠,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便能安抚一时,终归还要复叛。”

    说完这些,他似乎有些精神不振,留了两句,便拿着邱言的那首诗离开了。

    宋渊摇摇头,给女儿交代了一句,也离了文曲楼。

    随着二人离去,文会气氛低沉起来,连宋倩都有些魂不守舍。不知在想什么,有一句没一句的答着。

    而一名名官宦小姐们,则追着儒生,问着有关邱言的事情。弄得儒生们尴尬不已,不过,却没人再拿昏厥之事来说了。

    他们今日,先被邱言以灯谜压下风头。又被那手字镇了心神,zuihou还被一首诗,给弄得羞愧难当。还有什么脸面去说邱言?

    本被赵秉承看重的方子延,都被训斥了一番,一脸阴霾。

    “四句不合格律的诗,意思浅白,却说要用十几年才能悟通,这赵秉承八成是老糊涂了!今日邱言横杀出来,将我当成了踏脚石,他不过无名小卒,而我是名满剑南的才子,这口气如何能忍?”

    另一边,那些个武将子弟,则在争夺邱言留下的一沓纸,不是为了纸上诗词,而是为了墨宝,越是武将出身,越喜欢要用诗书装点门庭。

    看着眼前的这一幕,齐鑫叹息了一声。

    杨定远不解的问道:“大哥,你这是怎么了?居然为邱言说话。”

    看了这个兄弟一眼,齐鑫低声道:“邱言不简单呐,眼下的这些事情,估计都在他的掌握和算计中,可谓一举逆转劣势,不光洗掉了污名,还建立了威信、人脉,而且这诗一传出去,更要聚拢民望,很快就要在武信城、剑南道声名鹊起了,你我兄弟不妨与他结交。”

    “他再怎么厉害,也只是个秀才。”杨定远虽也知邱言不凡,却还放不下架子。

    “秀才?”齐鑫笑了笑,“他们文人升迁,与咱们不同,说不定今天身居陋室,明日就高居庙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