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逆

    众军遂纷纷掀开遮在骡车上的麻布,把上面的铜料搬下来,只见里面明晃晃的盔甲刀枪保养得还不错。平时他们存zài军械时上了黄油的,虽然出动之前用草纸把黄油擦过,但仍然留下一股不纯的黄油味儿。

    两档铠、马槊、横刀,弓弩箭羽一应俱全,东宫卫队的装备本来就优良。众军装备妥当之后排列成队形,形象顿时大为改观,原本破破烂烂的苦力一下子就变成了军容严整的军队。

    过得一会,只见一个身材瘦削的文士骑马到了门口,张韦喊道:”自己人,放人!”守在仓库门口的汉子们这才放人。

    来者是姜浩,李隆基身边的心腹谋士之一,当初和太平公主蓄势待发时,他送了李隆基一把横刀,谏言”当机立断”。姜浩抱着几卷黄色绸布走过来,双手递到王毛仲面前:”这是姚相公准备的战旗。”

    王毛仲展开后是四面旗帜,两面相同的书”尊皇”,另外两面”讨逆”。众军见状,神情为之一振。”陛xià敕命。”姜浩又说了一声。众人忙跪倒在地,俯首恭听。”以张韦为讨逆大将军,节制各军;王毛仲统帅六率。成败在此一举,愿诸位同心同德共襄盛举!”姜浩飞快地说完,又说道,”事不宜迟,姚相公那边已准备妥当,咱们这就出发,取马先去府衙与陛xià会合。”

    张韦举起刀鞘喊道:”把旗挂起来,出发!”

    以张韦王毛仲等人当前,众军列队从仓库场地里开拔而出。到底他们是一支完整的兵马,队列军号还没往,行进起来有板有眼,匡匡的脚步声整齐划一颇有声势。众军来到王毛仲的车马行取了马匹,便直接来到南北大街上,高举”尊皇讨逆”的旗帜,大摇大摆地向北开进。

    沿途的百姓市民见此情形自然惊慌,明晃晃的刀枪把很多人吓得四处奔跑鸡飞狗跳,有胆大的却躲在巷口瞧那旗帜,想弄明白到底发生了何事。

    全副武装的骑兵队列在城中央横行无忌,洛阳城的守备部队一时半会根本来不及反应。城中武备主要在几处地方,各城门内的城防军队,然后府衙内外的守备。指挥中枢就在府衙中,由府尹及长史等幕僚集团控zhì,本来睿宗朝开始国内重地设有都督,但唐朝的都督实在没有多大的权限,和三国时的周都督是两个概念,几乎形同虚设。

    因姚崇及幕僚投向李隆基,导zhì东都权力中枢瘫痪,城中各处守备没有接到调令,将帅无权擅自行动,所以张韦率军冲向府衙时如入无人之境。

    待众军到达衙门外时,果然见得李隆基及其心腹和姚崇等人在一块儿,大伙便汇合到了一处进去。府衙守卫听命于官僚,不仅不抵抗,更开门迎接,犹如会师一般。

    数百骑兵连同府衙守卫一起冲到官吏办公之处列阵,姜浩上前高声劝说洛阳官吏加入阵营,他大声喊道:”专权者太平遭天谴归西、伪临朝者昏庸无能,朝廷权柄落入奸|人之手,国难当头,我大唐之士气节何在?今有上皇正嗣匡扶社稷……”

    一番煽动之后,姚崇也劝说诸公出门同谋,他们又见外面兵马陈列,许多官吏便从里面走出来加入李隆基麾下。这时一个青袍官儿走到门口破口大骂起来,刚骂两句,只听得”嗖”地一声,一箭便飞进他的额头,顿时”扑通”一声仰面倒下。众官见状脸色煞白。

    李隆基当即一声令下,王毛仲便带兵马冲了进去,二话不说便行屠戮,古朴充满墨香文案的办公之所立时便成了修罗场,人头乱滚血溅门窗,里面的人被砍了个干净。

    然后李隆基及其党羽来到了大堂上,在公座上入座。zhèng • biàn 程序他们早已议定,当下便同时办两件事:让府衙盖印下令四门守备将军到府中面圣,里面有好几个将领都和姚崇等官僚交好,事到如今愿意同谋者定然不少,剩下的如若反抗便兴兵讨伐……他们要让部下率军对抗曾经合法登基称帝的李隆基,恐怕无多战心;第二件事便是把早已写好的极具煽动性的檄文张贴各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