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山

    幕僚建yì道:“我军可屯兵都山以南暂缓进击,然后让平州调兵|运粮草,其间搜索这一带山林。若是林中有大量伏兵,时间一长就需要从外面补给,总会露出马脚。届时我军先占领清理都山,控zhì各处通道,再以都山为根本向北图营州。”

    这时有官兵从前方押回来了一些俘虏,杜暹派官吏拷问他们的作战目的,俘虏们都说到这里阻击晋军。晋军官兵又毒打了他们一顿,再问还是一样的话。

    杜暹带了一队人马登上高处观看地形,他的目光久久在大路两边的山林回视,夏日叶茂,视线中的青山连绵不绝,远远看去有种身处钟南山下的错觉。部下明白他的心思:他是担心山林中有伏兵;他又是一个擅长使用快速奔袭战法的人,而对峙消耗达到作战目的的法子没有把握。况且军府在大军出动之前的作战计划也是制定直取营州。

    旁边有人想说什么,但被一个幕僚用目光制止了。众人都沉默下来,只有马嘶在山间回响。人们总是会面对大大小小的抉择,此时的杜暹无疑也在面对。

    也许杜暹的带兵风格早就注定了选择的结果,不过幕僚一再的提醒多少给他造成了影响,因此此时显得有点不够干脆。良久之后他才说道:“着令五军,即刻拔营通guò前方谷地,不得有误。”

    一个幕僚刚开口道“三思:,就被杜暹打断:“我知道你要说什么,我心里有数,不必再多言。”

    于是军令一下,停止在山前的大军陆续开始移动。公冶诚部在前方列阵,后方大股骑兵没有前进,反倒是辎重和步兵先动。翻山的大路崎岖不平,好在道路并不算狭窄,粮车拉上去没什么问题;不过那四驾装载大炮的大车有点麻烦。炮身自重就两千斤,加上大车的重量,上坡十分困难,人们为了行军速度只得用鞭子使劲抽拉扯的马匹,步卒也围上去推车使力,才让它们艰难地前行。幸亏天气清凉道路干燥,要是下雨时拉这几辆重车上坡真不知会多慢。

    大车刚走到半坡,就有一匹跪倒在了地上口吐白沫,马一倒便废了,军士们只得另换马匹继续拉。将士们平时很珍惜马,见此情形心疼有人还忍不住抱怨,带着这些铁炮就是个拖累。

    前面的辎重车辆和步军翻过山,后面的骑兵才牵着战马缓缓跟着爬坡,大军折腾了小半日才通guò谷口,下坡到平坦的地势。杜暹令公冶诚部为前锋开道,五军继续行进。

    待得两万多人都全部进入谷地后,忽然听见有人喊道:“大总管请看,山林中有人马出现了!”一个官员跺脚道:“果然有伏兵!”

    杜暹镇定地说道:“我早有所料,诸位无须慌乱。我部已全数进入谷地,此处宽阔可展开作战,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而已。传令各军结阵备战,乱奔者、扰乱军心者,立斩!”

    顷刻之间,林中的人马就露头了,那些胡人并不冲下来突袭,只见大群的人向南边奔走。部将对杜暹说道:“我军后路的谷口狭窄难行,敌兵欲断我后路。”过得一会公冶诚也派人来禀报:“起先溃散的敌兵自北面掉头复来。”

    杜暹道:“着令后军骑兵返身夺取南部谷口高地。”

    “得令!”一骑举着三角锦旗飞奔而走。

    这时晋兵五军已快速结成了阵营,辎重和骑兵在中间,然后是刀盾步军,最外面的阵队是拿着长兵器的重步兵,各营面对东西高地列阵。南边的骑兵已冲了出去,去夺高地,但骑兵爬山坡显然不能发挥机动优势,他们刚沿大路爬到山腰,敌兵已经涌到谷口的道路上,人越来越多,渐渐地密密麻麻一片。

    只见胡兵抱着滚木往山下丢,晋军骑兵前锋被砸得一片凌乱人仰马翻,敌兵又居高临下以弓箭射住,晋兵无法前行。将校吆喝呐喊着,骑士们弃马强冲,敌兵继续以圆木滚落,把躲闪不及的晋兵撞得头破血流,阵线更是无法保持,进攻受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