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

    姚崇脸色微微一变,“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当此社稷堪危国难当头,我等不振臂而起匡扶正义,难道要坐视小人霸占庙堂祸乱天下!”

    “国难当头?”薛崇训笑了笑,用一种语重心长一般的口气说道,“姚相公等把自己看得太重了,缺了你们,地球……那个日月照样运转,这雪下完了,明年开春庄稼照样可以长得很好。大败西北敌寇六十万,开疆辟土;整顿漕运,粮赋畅通,天下大治……缺了李三郎缺了姚相公,咱们大唐帝国是不是就要灭亡了,啊?”

    所有人都不想自己变成歹人和罪恶的一方,薛崇训后面的部将官吏听罢一阵大笑,听得非常受用。

    姚崇还想说什么时,薛崇训粗暴地打断了他:“有什么话在御史面前说,看他们会不会认为你们无罪。来人,将一干人等看押,罪大送京师!有没有罪,多大的罪,让今上和阁老们说了算。”

    “进城!”薛崇训手一挥,数万大军列成整齐的长纵队缓缓向城门开拔。

    本来薛崇训以为洛阳城的官民会躲在家里,大街上会看不到人……来的是朝廷的军队,他们不会担心被屠杀,不过战时出门到处乱跑确实不太安全。不料薛崇训等人刚一进城,就看见主干道两旁站满了百姓,见到队伍便欢呼起来,让薛崇训感到有些诧异。

    身边的王昌龄道:“恐怕是城中大户花钱财叫来的。”

    薛崇训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不然这种内战谁来统治洛阳关屁|民们屁|事?

    李隆基坐镇洛阳之后,少不得排除异己打击一些反对者,城里有点势力的大户人家多少应该和其中的官吏有些来往。现在换了个政权,大伙恐怕又怕牵连,所以才会设法讨好新当权者吧?

    果然大军进城驻扎之后,就有许多地方门阀带头运着猪羊来犒军,大批的物资免费送来,还真是下了血本。

    薛崇训出去应酬时,满耳皆是马屁,什么“翘首等待王师”“王爷救民水火”之类的层出不穷。

    他满面和气,很耐心地宽慰众人,一再强调王师是仁义之师,不会滥杀无辜云云……李隆基都死了,没事找那些比较边缘的家族门阀的麻烦有什么必要,给自己到处树敌么?

    洛阳士绅犒军罢,又出钱邀请薛崇训等要员到大酒楼庆功。盛情难却,薛崇训为了在洛阳多争取一些支持者,当下便满口答应正事完了去参加晚宴,颇给面子。

    处理了这档子麻烦事,薛崇训当下就找来刘安,问道:“两年前我提拔了一批河东士团在户部行辕管理漕运,这回不会全部死光了吧?”

    刘安道:“前些日子叛贼大肆搜捕,咱们衙门里的人死的死散的散,估计还剩了一些人。我回衙门住几日,剩下的人估计会找回来复职了。”

    薛崇训点头道:“没有变节的那些官吏,都是朝廷肱骨之臣……”他沉吟片刻降低声音道,“dòng • luàn 之后,东都官场十去bā • jiǔ 会短时间形成大量的职位空缺。咱们在朝廷调任新长官之前,以维护秩序的名义先提拔一批自己人上来出任要害职位,明白我的意思么?”

    刘安忙点点头,以示了然,这么多空缺,正是发展党羽的一个机会。

    薛崇训想了想又说道:“洛阳守备及黄河大仓守军曾经叛变,直接解散了回家种地,重新招募一批壮丁训练。”

    这时旁边的几个飞虎团将领也来了精神,侧耳听着生怕漏了一个字。虽然薛崇训从来没有明说,但飞虎团将士心里都明白,进来就是当将帅的料,这支卫队几乎相当于河东王的一个嫡系军官团。

    只要有机会,薛崇训都是直接从飞虎团里选拔人员出任新军将帅,借以让新军成为他的嫡系兵团。每一次发展军力,对飞虎团的将士都是一次升迁的机会。事关大家的前程,他们自然就额外关心。

    果然薛崇训对刘安说道:“刘侍郎在东都做了好几年官了,地头熟,招人的事儿就给你办……当然军旅之事刘侍郎不一定太了然,我让鲍诚跟着你,他在行伍之间呆得久,兴许能帮上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