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

    薛崇训看了一眼潘好礼身边的两个随从,缄口不言……如此一来,好像是要说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潘好礼更加好奇,这时又听得薛崇训道:“潘明公的名声一向甚好,舆情多有褒扬,你又没有什么仇家,何必太过谨慎?”

    潘好礼听他说得有理,便从马上翻身下来,示意随从退下。那马夫放开缰绳之后,鱼目便跑到方俞忠那边去了。

    “我先自报家门罢,我姓薛,镇国太平公主潘明公有所耳闻么?她便是我的母亲。”薛崇训平静地说道。

    潘好礼的脸色却骤然一变,不禁上下打量了一番薛崇训,片刻之后他才镇定下来,默然了许久,他小心使用着措辞道:“河东薛家有两子,您是……”

    潘好礼立刻就说对了薛家的来路,很显然对京师里的势力构造还是有些见识和研究。薛崇训便笑道:“我是长子薛崇训。”

    “既是卫国公光临大驾幽州,为何事先不发咨文知会州衙?”潘好礼正色道。

    薛崇训道:“你不用怀疑我的身份,更不用担心我是鱼立本派来的细作,意图探听你们的虚实。如果鱼立本真用这种法子,漏洞也太多了不是……印信等物,我自然有,不过最靠得住的还是李使君(李守礼)在长安时见过我几面,他认得我。”

    潘好礼依然很谨慎地打着官腔道:“以卫国公的身份,您到了幽州,须得使君亲自迎接才合乎礼仪,请容我先禀报使君,蔽州以礼相迎。”

    薛崇训皮笑肉不笑地说道:“潘长史确定要弄得满城皆知?”

    潘好礼怔了一怔,眉头紧锁,面色十分凝重,脚下微微踱了两步,仿佛在沉思着什么。

    这样的事,他不得不慎重……首先还没确定面前这个黑乎乎的青年究竟是否真的卫国公!万一是宦官鱼立本带来的人,探听虚实的怎么办?并不排除这种可能;就算真的卫国公,怎么对待此事,那是幽州非常重要的抉择,也不能轻率对待。

    没有拿定注意之前,潘好礼是不可能表露任何立场和态度的。他想了想,说道:“这样办行不?您告sù我下榻的地方,我回去禀报使君之后,再按例款待。”

    薛崇训道:“我现在你们的地盘上,既然出面了,住在哪里就瞒不过你们了……西市客栈,潘长史想好了叫人来说一声就成。此事关系重dà,不用我提醒,你应该也明白?”

    潘好礼点点头道:“就请卫国公先住在客栈,失礼之处多多包涵。”

    薛崇训抱拳道:“这里虽然还算清静,但在路边上怕有人经过,终究不是说话的地儿,咱们就不多说了,后会有期……潘长史,事成之后,你是有大功的。”

    潘好礼也不多说,看了一眼方俞忠旁边的鱼目,便向薛崇训执礼告辞。

    薛崇训向方俞忠喊道:“还不归还潘长史的坐骑?”

    “方才你说那匹鱼目本是你们的马,我岂能夺人所爱?”潘好礼忙拒绝。只看薛崇训身边有好几个随从,不论他是不是真的卫国公,岂是缺钱的人,马肯定不是他卖出来的。

    薛崇训摇头道:“不过就是一匹马,就当我送给你的见面礼。不过,我有个手下,被人怀疑是偷马贼,还关在大牢里,劳烦潘长史帮忙给弄出来。”

    “小事,好说好说。”潘好礼满口应承下来,这种事倒不必多想厉害得失,就是个人情罢了。

    潘好礼的脑子回响着那句“事成之后,你是有大功的”,牵过马来,骑马而走。

    薛崇训也带着自己的人很快离开了此地,路过一条巷子时,三娘忍不住提醒道:“郎君,我们在这里人生地不熟的,那人(潘好礼)也从未交往过,靠不靠得住?”

    “无妨。”薛崇训深吸了一口气,沉声道,“他们不可能动咱们,代价几何?又有什么好处?就算谈不拢,最可能的就是悄悄把咱们送走。”

    这时方俞忠摇头道:“原本以为他会把鱼目还咱们,哪想郎君一句客气话,他倒不客气地收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