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2)

    北汉刘家虽较周国太弱,但晋阳城乃雄城,城池坚固、易守难攻,数十年来一直都是中原之大患;其作用并非阿不底将军所言那么不堪。敌国的祸患,便是大辽的利处。下官进言,以大局作想,大王应上书皇帝,一面从幽州出兵增援晋阳;一面请兵增援幽州,以防万一北汉不测,早作幽州防卫准备!”

    萧思温听罢大为赞赏,一副推诚置腹的口气说道:“幽州是幽州人之州,尔等虽未汉儿,却与中原汉儿不同。今日本王将尔等当自己人,在中原王朝,他们能真把你们当自己人、不加以防备?本王说句实话,你们在南院能做官享富贵,在中原朝廷却未必有你们的位置。”

    萧思温能判断汉儿官员的谋划是不是忠心为主,对范明义所言“晋阳雄城是中原大患”深感认同,既然有坚城拖住周军,怎能不全力保住那颗钉子?

    他当下便果决道:“即刻快马上书上京,请旨出兵!诸将应尽kuài召集兵马,准备出征。”

    这回萧思温不敢先斩后奏了,上次出兵劫掠,在他看来几无风险、也是为大局作想策应李筠,但立刻上京就派了杨衮下来巡视,这让萧思温不得不有所注意。另一方面,他还想未雨绸缪提前增兵幽州,兵力自然要靠北府(上京)来增援。

    他顿了顿又道:“晋阳,是幽州之前哨;救晋阳,便是守幽州!”

    ……

    北汉国首都晋阳城外的大军云集,让北汉国君臣感到了巨大的压力。这一次保国大战,并不比高平之战后柴荣几十万大军围攻晋阳轻巧。

    上次北汉“先君”就是因为被围攻心力憔悴,战后就去世了。这回北汉主国君刘钧照样不轻松,他日夜都在操劳,从登基到现在就没如此勤政过,大概人都是被逼出来的。他不间断地召集大臣商量对策,不顾一qiē想要自保!但事到如今,说来说去无非“死守城池,等待辽军救援”一条路,选择确实不多。

    同在晋阳城的赵匡胤想尽了办法想得到重用,他找了冯进珂,还见过宰相郭元为,但一直没有音信。只好感受着此时晋阳生死存亡的紧张气氛,却在家里坐等。

    陈旧的房屋,窗外下着小雨,冷风吹得撕坏的窗户纸“哗哗”直响,如同此时赵匡胤的心境。

    自打出生到现在,如此糟糕的心境确实很少。他是个曾经能掌控大军的人、甚至看得到更高的权力,这样的经历,让他最难忍受的就是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事关自己存亡却只能旁观,寄托于他人之手的感受,让他坐立不安。

    赵匡胤在窗前站了一会儿,又黑着脸坐会椅子上,搓着手做一些琐碎的动作。

    此时此刻,大周大军就隔着一道城墙,赵匡胤忍不住会想:假如自己被抓住,会是什么下场?

    可以合理地推论,肯定是活不成的,然后会被灭门杀|全家!当仇怨积累到一定程dù,报复起来又不用担心被制裁时,很少有人会那么宽容大量……赵匡胤回忆郭绍的为人,不觉得自己应该被那表面的仁义蒙骗,郭绍暂时未杀赵家的人,无非是因以前车为鉴!

    当年汉隐帝就是胡干,最有威胁的郭威还没落网、而且带着兵,他就把郭威全家杀|了!结果下场如何?

    赵匡胤抬起头看着窗外灰黑的天空,揣度郭绍的心意,此人肯定恨极了自己,而且还隐约有某种敬畏心……但恰恰有敬畏心的人最可怕!郭绍此人非常沉得住气,而且很懂得时机;若是他认为不能一击将敌人置于死地无法报复性地还手,绝不愿意轻yì出手。

    他愁眉苦脸,伸手在发髻上挠了几下,情xù复杂地小声念叨:“我实在看走了眼,人应该从小事看……今日回过头来想,当年此人第一条命案的手法,就应该明白他的为人……”

    赵匡胤平时待人很厚道,很能拉拢周围人,天生的大哥,但是他骨子里并非是厚道的老好人,做人不能看他说什么、演什么戏,得看他做什么;这和郭绍一样,那郭绍开口闭口就是仁义,难道是个善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