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斩龙封神 碧血开道(五)

    余慈为之黯然。

    “杨祖”神色不动,只引导余慈目光去看:“这位便是清净散人。当年,他舍掉自己的清净法身,困锁参罗利那分身二百年有奇,终于等到杨祖回返。”

    余慈定睛去看,星光掩映下,有一具残缺骸骨,只余半边,尽是灰黑颜色,无论如何都看不出“清净”二字。

    但余慈愈发敬重,端端正正行礼。

    耳畔听得“杨祖”道:“太霄神庭能存续至今,清净散人当居首功。他本是最早提出神庭构想的上清修士之一,熟悉结构,虽不敌参罗利那,却是抵住魔染,将此前身殒的两位道友所遗道体,分别投入勾陈、后土之位,以上清体系法度磋磨,维持住了神庭元气运转,也维持住了神庭自我净化的功效。

    “千载以来,虽然封召神明死伤殆尽,魔劫也终未得竟全功。”

    余慈明白,此时“杨祖”所述,恐怕已经不是他“本人”的记忆,而是包括他在内,清净散人等上清英灵在此间留下的印痕,非如此,不能这般脉络清晰,有如目见。

    只听“杨祖”又道:“圣人当知,此时勾阵、后土帝御之位已有地仙遗蜕镇压,千年以下,浑然一体,不可分割。有益之处在于,其自发运转,常规状态下无须费力……尤其是后土帝御在位,才有如今这般浓郁灵气。

    “不利之处在于,若圣人日后想要聚合全力,层次境界的要求将再度拔高,不可承其重,焉可用其能?”

    余慈不由叹了口气。

    其实只要余慈是一位地仙大能,以万古云霄统驭,这些都不是问题。

    可是他毕竟只是一位长生真人,想要带动这么一个庞然大物,而且是加了份量的,无论如何都不够看。

    此事不解决,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就注定不可能发挥全力。

    且不说与罗刹鬼王等大能相斗这种“遥远”的事,就是近前,也有一个难关在等着他。

    目前余慈在“三方虚空”的控zhì上固然是以“整体”为主,但最终目标肯定还是要将太霄神庭重新打入整体之中,不说立刻替代真界法则体系,至少也要找到一处位置。

    可如今,太霄神庭核心区域只能自行运转,其实也是一种自我封闭。

    现在三方虚空结构的“妥协”工作,其实都是由余慈的心内虚空代替,也是有万古云霄加持,“高层”法则上还说得过去。

    但体系的碰撞、融合,终究不可能永远都是高来高去,早晚都有轮到更实际层面的时候。

    “顽固”地依循旧例的太霄神庭中枢之地,显然是达不成这个目标的

    况且,此时中枢之地对外围四方八天都控zhì不起来,同样也是个麻烦。

    四方八天的外围结构,是当年上清宗与洗玉盟乃至于天下各宗各派共议,形成的各方都勉可接受的方案,较之八景三十六天仿于佛门的垂直结构,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其“开放”。

    无论是人、灵、鬼、妖之修士;玄、儒、巫、杂之诸门,都有一份利益在里面,严谨性虽是逊色,包容性却是极强。

    但也因此,在缺少了核心之地的统驭后,被幽灿轻yì剥离、摊开。

    四方八天不是核心,却是一个缓冲的区域。没有四方八天,太霄神庭核心区域将直接暴露在体系冲击的正锋之前,由于余慈无法全盘控zhì调度,最后结果必将是硬碰硬,什么体系融合、整体把握更无从谈起。

    所以,四方八天也是必须要重新控zhì起来的,它会大幅减少余慈面临的体系融合、整体控zhì的压力,不至于让他去和两位地仙大能去掰手腕。

    控zhì中枢,控zhì四方八天――两个“控zhì”形成了一个螺旋上升,彼此影响、增益的关联环节。

    任何一面的进步,都会给另一面带来好处;反之,任何一面的滞碍,都会给另一面的进度带来沉重的压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