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五日湖祭 千载留痕(下)

    两人也算是历经千辛万苦,才凭着灵矫不怎么靠谱的记忆,寻到了这处所在,可惜没过几天安稳日子,以李伯才为首的论剑轩强者便抢进来,把张衍捉小鸡似地拿了去。

    刚刚一片混乱,忽略了鱼龙,倒是便宜了余慈。

    这些时日,鱼龙随侍在张衍、灵矫身边,很是看了些稀奇景致,也听了不少消息。

    便如这处开辟在湖底深处的秘府,看上去草草而就,比极祖之前毁弃的那处都有不如,但论深度,还要超过。

    开辟秘府的时间,超过千载,还要在上清遭劫之前。

    如此看来,这一位应该不是冲着“太霄神庭”来的,那么其目的也就很明显了:

    就是巫神!

    某种意义上,造化剑仙与极祖颇是做了一段时间邻居,再算上那位“极祖旧友”,这几百上千年,这片深层水域倒也热闹。

    余慈不知道,造化剑仙身为门阀之主,不在东南海岸镇压局面,长年逗留在在洗玉湖底,研究巫神之奥妙,算是哪门子算计。可此时他能够看到,这千多年来,造化剑仙研究的轨迹和成果。

    都道剑修不重视推衍秘法,然而这位另辟蹊径,在“造化”上用功的门阀之主,又怎么可能在这项上瘸腿呢?

    余慈通guò小家伙的眼睛,环视这处仿佛草草搭就的湖底秘府四壁上,深浅不一的剑痕图形,看得都有些痴了。

    就像余慈之前从李伯才身上看到的那样,造化一脉的剑修,应是非常注重结构、法度。

    虽然四壁剑痕是信手划出,有的甚至是一部分岩壁划满了,顺手便给抹掉一层,继续画上去,使得结构没有一个完整性,可细究起来,内蕴的法度规矩又是高度一致的。

    尤其是那剑意,内敛不张,单独观其留印的线条,都是赏心悦目,便如一幅无数图形拼接起来的画卷,看不懂,也觉得有一番谐和之美。

    看这些线条轨迹,仿佛就能看到造化剑仙的风标气度,与之前影鬼描述的,可是大相径庭。

    不过,余慈可不会因此而低估了造化剑仙的能耐。

    这一处草草开掘出来的秘府,没有任何法阵护持,却能在深层水域中长存千载,实是四壁所留剑痕剑意之功。

    都道剑仙剑意存世千年万载,不减其锋芒;到了造化仙剑这里,却是千年万载不失结构法度,分明是通guò剑意,开辟出一处稳dìng的空间区域,内外气机贯通,没有任何突兀之感。

    只凭剑意,也能做出这种事情?

    余慈很想把影鬼叫过来,让他好好说道说道,事实上,他也真叫了。只不过如今北地形shì复杂得很,影鬼虽然是听闻了“造化剑仙的阴谋之地”,急着要过来,却还是让手边的事情绊住,只能再等上一等。

    余慈只能借鱼龙的眼睛,继续观睹。

    造化之法,不是他所擅长的,对里面的结构法度,短时间内,只有纯粹的观赏而已,一时半会儿也看不出太多玄妙。可如果抛开“造化”,只细究其中的剑意走向,即使已经偏理了主脉,却还是有一些趣味的。

    不管影鬼怎么鄙shì造化剑仙,这位在剑道修为、境界上,都没有什么可指摘处。

    余慈观其剑意走向,也略有所得。

    唔……这笔法怎么有点儿眼熟?

    余慈怔住,他没有花费什么力气,便醒悟过来。

    本来么,就在今日,与极祖交战之时,印象还十分地深刻――那幅化芒纱!

    鱼龙轻轻摆尾,在余慈的加持下,在虚空中划出一连串剑痕,随即消散。

    可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对照验证,已经足够了!

    拥着类似剑意笔法的,就是杨朱用来约束、发泄魔染浊气的那幅高仿的天魔化芒纱!

    就是这道剑意,余慈注意到其导引的痕迹,与化芒纱上所表露出来的那几处似是而非的变化法度,有着高度的契合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