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仙引归舟 莲池明堂(中)

    话里满满的江湖气,感情却甚为真挚,这一点余慈也是有感应的,使得他对骆玉娘好感大生。

    当年他一门心思想着脱困,注意力大都放在谷梁老祖师徒,还有薛平治等关键人物身上,对大多时候都不显山不露水的骆玉娘,印象很浅。

    如今没有了谷梁老祖、薛平治这等大劫法宗师的“压制”,这一位的锋芒便彻底展露出来,尤其这豪爽直白的性情,真有乃师之风——当然是指未遭逢大变之前。

    他向来就是吃软不吃硬的脾气,当即就哈哈一笑:“骆道友一片尊师之心,我知之矣。至于什么驱策,就言重了。不知平治元君何在?”

    “师尊到此寻访旧友,眼下却是分开了。”

    “唔,有机会还真要拜访。”

    骆玉娘忽一摇头:“何必再觅他日,我今日便引天君过去如何?

    “嗯?”余慈有些惊讶,“这个……怕是打扰了元君兴致。”

    “怎会如此?恩师想必也乐于见到天君。”

    骆玉娘眼眸闪亮,当真是盛情相邀,语意诚挚。

    余慈脑子转了一圈儿,略有所悟。

    说起,她们师徒也是与罗刹鬼王仇深似海,如今自己与东海针锋相对,背后还有一位莫测高深的“上清后圣”,这等天然盟友,骆玉娘怎会错过?

    当然,立场是一层,实力是一层。

    若他还是当年被迫订了城下之盟的小小修士,就算骆玉娘热情相待,也不会现在这种礼仪姿态。

    余慈有些心动了。

    像是薛平治,还有与她交善的谷梁老祖,虽未立宗门,却是北地有数的强者,即使自己与这二人因当年之事,有些龃龉,最后怎么也算是和平解决。尤其是玄黄杀剑,谷梁老祖师徒明知虚实,依然守诺不取,直到数月前,另生事端,才暴露出来,这份固守信诺的坚持,余慈也要另眼相看。

    若能就势化解心结,便不是助力,也不至于成为阻碍。

    况且,观骆玉娘的态度,这类合作,应该大有可为才对。

    余慈也不矫情,若能得此盟友,可比一场没头没尾的酒宴强出太多了。他抬头看了看月色,笑道:

    “踏月寻友,也是一件雅事,如此,便请骆道友引路罢。”

    “那,请恕玉娘冒昧。”

    骆玉娘忽尔嫣然一笑,行了个抱拳礼,转眼踏到余慈船上。

    余慈也还罢了,董剡则是一惊,紧接着,他脚下生风,足不沾水,轻飘飘给送下了船,移到一旁呆头鹅似的曾悦身边。

    骆玉娘就立在船头,不见如何动作,一盏宫灯已经握在手中,灯火自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