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血海翻澜 坚城利炮(上)

    如果有可能,他真想放出万古云霄,在真实之域来一场酣畅淋漓的大战,可惜,可行性实在不高。

    但这不等于他甘于认命,万古云霄是前人余荫,不是自己的成果,限制也多,一旦放出,就有一个最低水准的要求,他之前还要借助玄黄的力量,事先斩出一片空白,才能完成,而且几乎没有进一步精细操控的能力。

    他的根本还在心内虚空上。

    若能将心内虚空的法度推陈出新,形成dú • lì 于天地法则体系之外的完整领域,便不如万古云霄,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全无还手之力。

    只是此类法度,牵一而动全身,关涉无尽法则,要一举功成,未免自不量力,还是分段实施,更符合实际。

    和之前选择“对撞”的思路差不多,除去平等天、承启天情况特殊,余慈也只能在星辰天、人间界、万魔池中选择。

    要论体系,星辰天其实是最完备的,但受到上清前辈余荫的影响,也最难挥。在他这个层次,就算是到了极致,难道还能越万古云霄不成?

    人间界则更多是彰显他虚空神通的“展示区”,法理上没有什么出奇之处,还要引入星辰天、万魔池的力量。

    倒是万魔池这里,既有天劫的法度,又有魔门的精义,还有过往屠灵狱的一些经验,也强行统合在“血池”之中,虽然混乱无序,大致的轮廓还是有的。

    魔性又是天生无拘无束,此时受到七情魔丹的催,很有些灵感勃之态,若能再给几分刺激,脱却窠臼,岂不妙极?

    存了这样的心思,余慈对其中法则的生灭、演化自然更为注意。

    他就看到,在这片天地中,相当一部分的法则存灭只在倏乎之间,尤其是“离幻天”投影压进来后,彼此冲击、对撞、大部分湮灭,还是有部分法则,零零碎碎,在某种隐晦力量的牵引下,“坠入”下方血海之中。

    毫无疑问,“血海”才是这一方天地的根本,也是法则体系最稳固的所在。换句话说,这里所有的一qiē,都是从“血海”中衍生出来。

    道经有云:“归根复命”,所有崩溃的法则也要回归到“血海”中,重新酝酿、生,由此形成一个大致的循环,这也就是万魔池虚空化生的根本要义。

    可“血海”之中,法则是如何化生的?结构是如何搭建的?层次是如何分布的?

    余慈对此只有一个极其模糊的感应,

    因为要解析其中的法则奥妙,无论如何都要“进入”其间,单凭“月光”悬照,看到的只会是扭曲的魔影镜像,差之何止毫厘?根本就是千里万里,乃至于南辕北辙,背道而驰。

    这个道理,余慈当然明白。可是万魔池又岂是好进的?

    这里面固然有余慈收集来的一众负面存zài,又何尝没有他内心剥离出来的阴暗之物?

    岂不闻那千万魔头所的“宏声大愿”?

    入魔!入魔!

    一入其中,便是永沦魔狱。之前千辛万苦与元始魔主所做的切割,当场就要破功,再想分离,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为此,余慈只能用最笨的办法,由外而内,由局部而整体,运用解析神通,按照在东华虚空解悟的方法,将万魔池所关涉的信息,聚其根类,抽其枝干,分其叶脉,慢慢整理归纳,希望用水磨功夫、漫长时光解决问题。

    本来这种事情,也没什么好急的,他已入长生,千年万载的时光总没有问题,真生出急躁之心,反而不美。

    可有些时候,机缘就是机缘,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罗刹鬼王的强势介入,固然是将他推到了生死边缘,却也让他有了一个不湿衣角,就能翻江倒海,窥看玄机的机会。

    没有什么意外,罗刹鬼王的强横神意,很快就测出了万魔池这一层虚空的大致轮廓,自然也就知道,其法则体系的根本在何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