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天地如网 神术如蛛(中)

    如果说,以前长生真人的层次,感应到的是“一”,那么现在,感应到的就是“十”,丰富的信息所带来的,就是另一个层次、境界上的观照。

    某种意义上,这其实是一场针对长生中人的饕餮盛宴。

    余慈还见到,其中绝大部分,或者说九成九的修士,其感应范围,都相对有限,在其所涉及的那部分区域和层次,神意盘转自如,对天地法则的捕捉和解析,在最初的谨慎、生疏之后,就变得细致入微,往往是抓入一个切入点,便顺藤摸瓜,充分延伸,将该法则所涉及的高低层次,尽都包容在内。

    相较于这些人,余慈是另一种模式。

    余慈一开始就把摊子铺得极大,就像捕鱼,寻常的修士,多是垂钓,虽只捕一鱼,却心无旁骛,用志不分,自得其趣;而他干脆就撒了鱼网,平时都捞不到鱼的时候,看不出什么分别,可一旦碰上了鱼潮,差异就瞬间拉大到几百、上千倍。

    如果这种模式可以推演到地仙、神主那样的层次,是不是就是说,后者较前者更能解悟天地法则的奥妙呢?

    这纯粹是臆想,那样的层次,余慈目前只能仰望……

    与之相应的,丰富巨量的信息,如何接收消化是个很大、很现实的问题,这种时候,对所涉天地法则的结构、层次的认知、利用,就变得非常重要。

    同样是遮风挡雨,一般情况下,山野之人随便搭成的茅草棚子,与名工巧匠所造的砖瓦大房,差别不算太大,可要是碰到狂风暴雨之类的极端情况,那就是“毁”和“存”的差异。

    余慈放眼八荒,形成天地法则“大网”的认知,着实是很关键的结论,现在看来,也是正确的,如若不然,不管层次高下、不论轻重缓急,眉毛胡子一把抓,只会造成惊人的负担。

    他一开始进入这个视角时,禁受不起“高层次”的压力,原因便在于此。

    现在,为了躲避那位大能的注视,破坏了神意与法则交错感应,有序铺开的结构,压力重回,也是理所当然。

    念头至此,余慈不自觉就按照之前“最舒服”的感觉,重新铺排神意,接触天地法则,果不其然,当地个自然铺开的结构重新成型的时候,天地法则给他的压力骤减,而且他的感应也变得越敏锐,视角越广阔,转眼间就与周围这些长生真人拉开了档次。

    但下一刻,尖锐的警兆就在心头炸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