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一念魔国 化神幽光(上)

    彭索再怎么愤怒不甘,也绝不会想到,此时那酿成横祸魔灾的对手,已不再是鬼厌,而是换了一位机缘、遇合都奇之又奇的怪物。

    在看似虚无的六欲魔音发源之地,虚空其实作了一个微幅的扭曲,藏起一个要紧物件。那便是在北地,惹得天下大乱的“道意玉蝉”。

    “道意玉蝉”边缘,粘着一个孤立的念头,是由余慈分化而出。此时,这个念头便是将成的六欲天魔之核心,也是承载魔劫的受力点。只是,足够让绝大部分魔门修士闻之色变的魔劫,在余慈这里,雷声大,雨点小,几乎没有造成任何影响。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倒不是魔劫只搭了个空架子,而是它一开始就找错了目标。

    世上魔劫,均分内外,其中普遍以内魔最为厉害,一qiē外魔,都要通guò内魔发动。内魔随心而化,往往是窥准了人之身心最虚弱处,滋生魔头,令人欲拒无力。

    可问题是,眼下鬼厌冲关,余慈只占了一个核心念头,其余都还深留着鬼厌烙印,内魔发动,看似全面侵袭,声势惊人,但因二者性情差别实在太大,对掌控权柄的余慈来说,根本是隔靴搔痒,抓不住重点。

    若只是这样也就罢了,魔劫自有追溯本源之能,早晚能变化出针对余慈的魔头,可在变化的间隙,已足够余慈做很多事了。

    比如,造一个天魔殿。

    余慈在蝉蜕中的十四年时光,有十一年与玄武、羽化两种真意同寂,看似无所思无所想、无所挂碍处,实则是他形神适应、归化于超绝高妙之层次的过程。

    在此期间,他在无意识的状态下一点点补完、淬炼根基,紧接着就坠入“永沦”,在空寂虚无中“坐监”。那般世界,连思维念头都要冻结,余慈要活命,就要在微中见大、在静中见动,感应捕捉来自真界和承启天的微缈元气,在僵冷的思维中,一点点儿扣挖属于他的印记和记忆,这才不致于一睡不起。

    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也格外锻炼人。三年时间下来,别的不说,在“入微”一项上,余慈已是炉火纯青,种种微妙玄通之法,操控起来都不在话下。其中犹以他前面三十年,所修炼、见识的法门,最是熟稔。

    因为这些法门,都是他从记忆深处,一点点地挖出来,在空寂虚无的压抑中,为求一点儿乐子,掰开了、揉碎了,细细体悟。数年下来,以前修行时留下的诸般疑难,逐一解开,就是天魔殿这种,只用过一回、看过一遍的手段,也不例外。

    当万千天魔眷属,引来私心杂欲,诸般浊流之际,余慈头一个想到的,就是此法,当然,还有承启天成就那几日,他得来的宝贵经验。

    以入微入化之能,驱动天魔殿法门,梳理六欲浊流,正得其所哉,万千天魔眷属,种种邪欲妄想,被他分门别类,安排得条通理顺,就算是生生灭灭,多有变化,也尽都无妨。

    此时,说是天魔殿都有点儿抱屈了,倒更像当年柳观所制的“方寸魔国”,只不过没有那等超拔之力而已。

    等到天地法则意志识破这鬼厌的“迷惑”,再行变化之时,魔国已然初成。这就像是一个缓冲带、一个堤坝,魔劫再强,穿过魔国之时,由万千天魔眷属分化承接,过后也是强弩之末,自然难掀风浪。

    六欲天魔所遇魔劫,第一是万千天魔眷属杂念浊心干扰;第二是内魔随心滋生;此时前两关已轻轻巧巧地破除,第三关就轮到域外天魔,能以外魔之力,无中生有,造出内魔来。

    可惜,南国碧落天域极高,域外距地面高达十余万里,天魔哪能来这么快?至此魔劫已然断档,等于是给破掉了。

    天地法则意志见机,当即转变形式,降下雷火。此时鬼厌身影竟是维持不住虚无之体,慢慢现形。这是雷劫造成的全面压制的后果,也证明鬼厌至今还是有形之身,不以其化烟化气而脱出桎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