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卫华发作

    乎陈太忠意料的是,乔小树对他向市里要星火计划的然没有加以拒绝――当然,乔市长适度地表示了一下惊讶,毕竟眼下科委的钱实在是太多了。

    不过,乔市长也说了,这件事是要上市长办公会的,“财政局还欠了科委不少钱,现在科委的工作人员,连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我把两件事一起说一下。”

    这话也是实情,文海对财政局卡着钱不给相当不满意,就有意连着两个月都发半数工资,说是以后钱下来了补发。

    不过虽说工资发得少,但是福利不少,天冷不是?一人一套电热毯加毛毯,一个电暖气,还有电热壶之类,还有吃吃喝喝的一些东西,算下来还超过了那点钱―遗憾的是,这电器有差不多十天没法用。

    总之,说穿了就是恶心财政局呢,现在的科委不比往常了,手上钱多项目多职能多,搁在以前,职工们对财政局卡脖子,那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涎着脸去求人――真要有人想歪嘴,别人也得有兴趣听不是?

    可是现在,科委的人歪嘴,力道就大多了,还有人帮着传话呢,眼下有求于科委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打个比方说吧,有人拿着段卫华的条子来了,找到乔小树,“乔市长,科委大厦打桩这活儿,我能比市建低百分之五,我们知道科委大厦要打造成市里的标志性建筑,没事,设备您可以验,说穿了我们是私营企业,挂靠一下省建,控制成本的能力肯定比公家强,没到时候还能……还能低三五个点儿。”

    那三五个点儿就是许诺的回扣了,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为了拿下这活儿来,这位居然敢拍着胸脯打包票,先干了再说,不满意别给钱――大家都知道,科委大厦的建设资金全额到位了,这种情况,谁都敢垫资。

    不干建筑的不知道,现在这个年代里,想找个资金全部到位的项目有多难,大多数投资商和政府机关盖大楼,都是边筹钱边建。

    尤其是政府机关,有那领导觉得手头有点钱,盖楼吧,反正这钱省下来也知道好活谁了,资金不够?财政上表示只给二百万?没说的,先盖,咱先搞成既成事实,钱少到时候再跟财政磨嘛,实在不行再想想其他办法。

    所以。因为后续资金不足。导致施工队欠款无法回收地例子比比皆是。这也就是后来官方总结起来。为什么说三角债泛滥地根源在政府欠债上。

    总之。科委虽然也是市直机关。可是居然能资金全额到位。这种买卖大家不打破头疯抢才怪。对那些信心十足地主儿来说。全额垫资算什么?

    遇到这种事。通常情况下乔市长总是要适当地表示一下。垫资我们当然欢迎。不过。科委地资金很紧张啊。你不怕给不了你吗?

    那边肯定要说不怕。更有那关系硬地家伙。会直接点出来。你们地资金不是全到位了吗?怎么还能说紧张呢?

    科委地工作人员。工资只能发半数呢。乔小树是科委大厦筹建处地总指挥。吃好处什么地那不说了。但是他也不能只收好处不出力不是?陈太忠文海等人给了乔市长这么一个机会。乔市长当然要适当地为科委解决一些问题。

    听到这个回答。一般地乙方总是要愣一下。然后一打听。原来是如此这般啊。比如打桩地这位再来地时候。话肯定要点出来。“我把科委地情况向上面反应了一下。领导说了。这个现象是暂时地……”

    这只是科委大厦这一块,其他的还有火炬计划、星火计划、房地产公司、助力车厂修建什么的,到处都是项目,想从科委得到支持地人或者公司,只要是那些有点能力的,无不纷纷帮科委给市里递话。

    就在科委跟电业局对掐的时候,凤凰市里够一点份量的人都知道,科委不但跟电业局扛膀子,同时还顶着财政局呢。

    所以说,现在科委地人想将话递到市里,简直是太轻而易举了,有很多条途径可供选择,更不乏有些家伙自告奋勇地去歪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