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房

    PS:祝愿医妃群里的米果同学早些康复,么么哒。

    有句老话,“有什么都别有病”,人一生最贵重的莫过于身体,希望看书的小媳妇儿们都有一个棒棒的身体,无病无痛,迎接美好的人生。

    ------题外话------

    她高高抬起下巴,“等着看吧,马上可见分晓。”

    “哦”一声,赵樽似笑非笑,睨她不答。

    “阿七自是有才,不仅如此,我还会帮上你的大忙。”

    她笑了笑,并未解释,而是握紧了赵樽的手。

    那不是她自创的名词好么?

    “……”夏初七翻了个白眼。

    “革命根据地?”赵樽对她这个新鲜名词有些不解,但是他的接受能力很快,几乎不待她回答,他便犹自点了点头,赞许看着她,“阿七好生有才,此句甚为精准,便是革命根据地。”

    “明白了,咱这是开辟革命根据地。”

    恍然大悟一般,夏初七眼珠子转着,发笑。

    赵樽道,“巩固北边实力,修房还得先挖地基,何况颠覆一个朝政?”

    夏初七揉着额头,“为何一定要先取居庸关?”

    血淋淋的战争,就要开始了。

    私下交情暂且不论,一旦打起来,定然都会动用真刀真枪。

    可如果赵樽兵临城下,拿下居庸关,他们便有了开战的理由。

    先前居庸关未破,他们不好入关。

    若是单论他们与哈萨尔的交情,确实不需要打便可言和,但是毕竟哈萨尔如今还没有名正言顺的继位,成为北狄皇帝。而且,北狄有两位公主在南晏后宫为妃,两国之间又立在城下之盟。如今兴兵,北狄助盟国剿灭逆首自是应当。更何况,北狄皇帝一直忌惮赵樽,多年征战下来,北狄人也一直视他为仇,借此机会打他,岂非再好不过?

    到底是赵十九,一句话便精辟地讲明了要害。

    “他还只是太子。”

    看着她殷切的目光,赵樽回答得极为巧妙。

    夏初七紧张地问:“结果如何?”

    赵樽沉吟片刻,“那一日,我与哈萨尔长谈过。”

    夏初七摸了摸下巴,瞥着他想了片刻,又问,“殿下可有想好攻城的良策?我以为眼下最紧要的不是如何攻打居庸关,而是如何处理北狄与兀良汗?而且,这二位兄台,怎样的打算的,他们与赵绵泽到底有没有串通一气,可都说不清楚。”

    敢情都是“号称”,全是吓唬人的?

    “……”

    赵樽道,“号称十五万,其实仅十万。”

    夏初七又道:“我们有多少人?”

    赵樽道,“号称二十万大军,据探,仅十五万不到。”

    点头“嗯”一声,夏初七突地问,“居庸关有多少人马?”

    随即,又反驳,“可形势却逼得他非打不可。”

    赵樽点点头,表示赞许。

    待斥侯退下去,夏初七坐在帐中,轻声给赵樽分析。

    “一个有家有业,富得流油的人,定然是不愿意去打仗送死的。”

    这傅将军早些年得了些战功,在坐镇居庸关后,对边疆的建树没见多少,但自己的家业却越做越大,他利用自己的身份和居庸关的特殊位置,向关外的商人出售中原特产,比如茶叶、丝绸、盐巴等等,又买入一些关外的毛皮、牛羊与马,做中间商人,从中获得高额利润,这些年已然富得流油。

    这句话乍一听上去有些矛盾,但其实并不矛盾。

    在他们的言谈中,夏初七了解到一个饶有兴趣的事儿――那个被三路兵马“包围”的居庸关,守将姓傅,竟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商人。

    形势,似乎更加微妙了。

    与赵樽先前设想的一样,斥侯来报,北狄哈萨尔昨晚连夜拔营,向居庸关靠拢三十里。与此同时,阿木古郎亦是从右翼向居庸关靠近,不多不少,也恰好三十里,像是说好的一般,与北狄共同进退,又像是与哈萨尔对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