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架!

    “cāo • nǐ 娘的……”

    一字一顿从喉间迸出来,赵樽几乎把牙齿咬碎。一双染血般的黑眸冷冷地盯着东方青玄,他像在看一个宿世的仇敌,突然扑了过去揪住东方青玄的前襟,一拳砸在他的右脸上,重重将他往地上一摔。

    “你说什么?”

    眼波微微一动,东方青玄也向前迎了两步,邪邪地瞥着他,笑容如花般灿烂,“你说谁?楚七?哦,我想起来了,她说要给你准备一份大礼,自己扮成北狄公主乌仁潇潇,领了丁字旗的几个人,去了滦河对岸。”

    “她人呢?”

    阳光下,赵樽身上的铁甲,却片片生寒。他看着东方青玄,一步一步走近,一双黑眸带着血一般的冷意。

    “有什么事不能当着众人的面说的?”

    对视一眼,东方青玄唇上掠过一丝淡淡的笑意。

    轻轻瞄了他一眼,东方青玄笑了笑,制止了想要跟随的锦衣卫,随着他一起走向了营房后面的草地。烈日照在赵樽冷硬的盔甲上,光芒烁烁,肃然冷漠,照在东方青玄大红的飞鱼服上,妖艳似火。

    “你过来。”

    赵樽紧紧攥住陈景那份奏报,黑眸微微一眯,盯着沙盘的目光冷了冷,急快地从椅子上起-一-本-读-小-说-身,在众人不解的目光中,大步出了主帅大帐,迎向从营房门口走过来的东方青玄,冷冷看着他压低了声音。

    东方青玄来了?

    “锦衣卫大都督东方青玄奉旨监军,已达开平大营。”

    正在这时,帐外守卫突然大喊了一声禀奏。

    “我等唯殿下马首是瞻……”

    没有人再多说什么,纷纷望向座中主帅,单膝跪地。

    可当他们的视线挪到那圣旨上时,有些人又都明白了。飞鸟一尽,良弓遭殃,这是千百年来朝堂风云中不变的结果。如今在朝堂上,不再是洪泰帝做主,新储君要上位,偏偏选在了赵樽北征之时颁旨,如果他心里忌惮赵樽,难保不会“一石二鸟”,坐收渔翁之利。到时候,这三十万人就陷入了囹圄之中。

    每个人都觉得赵樽是多虑了。

    洪泰帝做足了准备要打这一场硬战是有目同睹的,可以说是举全国之力要把北狄赶出大晏的版图,又怎会发生后援不力,粮草不足的危机?

    这句话来得很奇怪。

    看了他一眼,赵樽蹙了蹙眉,终于说到了最关键的一点,“诸位,本王不怕打硬战,只怕大战开启,我方后援不力,粮草不足……三十万大军,去喝风吗?”

    “殿下,我等原本是来讨伐北狄的,龟缩在此像什么话?”

    这哪里像“冷面阎王”赵樽说的话?

    众将士纷纷抽气,就像不认识他似的。

    赵樽皱了下眉头,“大牛,如今开平与永平的实际兵力只有三十万,哈萨尔在大宁及兴州五卫的驻军也将近三十万之众,还有北狄后方的援军,其中大部分是蒙族骑兵,擅长骑射。兵力对比尚且不说,我们的将士大多来自南方,在北方水土不服者有之,需要一段时间适应,目前应避其锋芒,审时度势,不宜强攻。”

    陈大牛是个直性子的人,不解地向前拱手,“殿下,如今哈萨尔就在对面,俺们守在这里有啥意义?反倒给了他们休养生息的机会,为何不趁着现在打过去?”

    “防守?”

    赵樽语气仍是极淡,“我军如今虽士气高昂,但从大同蓟州打过来,军力疲乏,需要修整,不宜长线作战。传令下去,即日起,让将士们加紧操练,筹备粮草,修城筑营,以防守为主,等良机一到,再行出击。”

    元祐终于代表众将士问了出来。

    “天禄……这般是什么说道?”

    什么战争形势他们也都瞧在眼里。大晏军队早早晚晚要渡过河去打哈萨尔,晚打不如早打,北方一线本来就是北狄的地盘,一鼓作气拿下哈萨尔的骑兵才是王道。先前的东西两路作战,原本就是分兵各个击破的策略,正是打了哈萨尔一个措手不及,才轻松取得了战局的胜利。而现在,要是等他的后援力量到了,缓过了这口气来,在大宁站稳了脚根,再要打他就麻烦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